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黑头角雉

黑头角雉

雉科角雉属动物

黑头角雉(学名:Tragopan melanocephalus):全长648-735毫米。雄鸟上体黑色,杂以棕灰色,各羽端具有白色大型卵圆斑。头黑,具冠羽,羽端红色,尾羽为棕色具黑色横斑及端斑,翼上覆羽似背羽。脸部裸皮鲜红,眼下有数行蓝斑,喉部深蓝。下体黑色,具鲜明白色眼状斑。雌鸟以褐灰色为主。栖于海拔3000-4000米的针阔混交林内。以植物嫩芽、根、叶及种子等为食。分布于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尔地区,以及中国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流域。为留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中文名

黑头角雉

拉丁学名

Tragopan melanocephalus

别名

西部角雉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鸡形目

雉科

角雉属

命名者及年代

J. E. Gray, 1829

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形似家鸡而稍大。头黑,颈红,通体大都黑色、而具杂斑,并满布以白色眼状斑。

形态 雄性成鸟:头黑,最长冠羽具暗红色羽端;上颈和颈侧辉红色;上体黑,而密杂以棕灰色,各羽端处具有一个缘以黑色的白色眼状斑;肩羽处有一暗红色块斑:翅上覆羽似背,但较浅淡,并具较大的沾橄榄色眼状斑;三级飞羽亦然,并杂以心脏形的白色块斑;最长的尾上覆羽的端处白色,围以棕色并缘以黑色;尾呈棕色和黑色斑杂状,并具不规则的黑色横斑及黑色端斑;上胸被以毛状橙红色细羽;下体全部黑,而具明显的白色眼状斑,红色羽基到处显露出;腹、两胁、覆腿羽及尾下覆羽呈赭和褐色斑杂状。

虹膜褐色;嘴黑,先端呈角色;脸裸出部辉红,而在眼下有几行的蓝色细点;喉深蓝;颊的下部蓝绿;喉下肉裾辉粉红色,中贯以紫蓝色纵纹,左右分出蓝色三角形块斑,裾的边缘亦缀以蓝色;头上肉角蓝;脚依季节而呈粉红以至肉灰色。

雌性成鸟:上体淡褐灰,满杂以粗细不同的黑斑,大多羽毛具有不规则的黑色眼状斑及白色轴纹;头和颈沾棕;尾羽亦呈黑色和灰色斑杂状,并除了中央一对以外,均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下体呈灰色杂以暗褐色,喉羽具有暗黄色轴纹,胸羽和腹羽均具有缘以黑色的白点斑。

量度(据德拉科,1951):

性别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 684—735 17—20 255—290 220—250 79—97

♀♀ 600 15 225—250 190—200 65

生境信息

栖于海拔约3,000—4,000米高度的松林和混交林中,直抵森林上缘的杜鹃灌丛或桦薮间,单独或成小群活动。

参考资料

黑头角雉·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