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韩侯国

韩侯国

西周时期东北地区的奴隶制国家

程妮娜《东北史》考证:“西周时期东北地区也存在一个韩侯国,这与后来战国七雄中的韩没有任何关系。从《诗经·大雅·韩奕》来看,此韩侯国的地理位置有两大特点,一是靠近燕国,一是与秽貊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相邻。”韩侯国是由北上的貊族和南下的秽族在开原一带融合后建立起来的,时间当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今约3000年,今天的开原为韩侯国都城韩城。

中文名称

韩侯国

时间

周武王到周成王

区域

松嫩平原

政治体制

奴隶制

西周时的韩侯国

程妮娜《东北史》考证:“西周时期东北地区也存在一个韩侯国,这与后来战国七雄中的韩没有任何关系。从《诗经·大雅·韩奕》来看,此韩侯国的地理位置有两大特点,一是靠近燕国,一是与秽貊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相邻。”韩侯国是由北上的貊族和南下的秽族在开原一带融合后建立起来的,时间当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今约3000年,今天的开原为韩侯国都城韩城。

从周武王到周成王,分封诸侯,分封了71个邦国,封姜太公于齐、召公爽于燕、箕子于朝鲜、韩侯于韩等等。。周武王四年(公元前1066年),武王克商“释箕子之囚,去之朝鲜(即今辽阳地区),因以封之。

开原是东北地区最早建城的地区,并成为国都。西周时期,开原称韩城,是韩侯国的都城。西周时期,从华北地区迁移而来的貊族进入东北地区南部,并不断北上,史料载此期曾有貊国。同时,从松嫩平原向下的秽族,出曾建有秽国。南下的秽族与北上的貊族相融合,在松辽平原中部的开原地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韩(侯)国。韩侯国国都在今开原古城,称韩城。

韩城

韩侯国选什么地方作为国都呢?它选择了韩城,即开原古城。韩城东靠丛山,北倚黄龙冈,南傍清冠河,西望辽河。这一天险之地、天府之国,自然成了肃族族与秽貊族首选之所,表里山河的今开原古城也就成了辽北初期国家韩国的都城。

韩城的规模如何?作为东北三大文明古国的“东方伯”的韩侯国,其都城规模与形制自然都要高于一般诸侯国的国都,也是仅次于周王朝都城镐京的大城。建成后的韩城,《诗经·韩奕》描述说是“博彼韩城”,赞叹“韩国的都城韩城,真是雄壮高大啊!”

修筑这样一个大城,只靠本国的军民是不够的,另外为了加固城墙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显示至高权威,于是胁天子以令诸侯,下令征发燕国的军队与流人罪犯来帮助建城。《诗经·韩奕》说:“溥彼韩城,燕师所完”。

韩奕

春秋时期,西周前期至战国中期,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一直是燕、箕氏朝鲜和韩国三国鼎立的形势。辽河以西一直到今北京一带为燕国,辽河以东沈阳以南的辽南地区为箕氏朝鲜,辽河以东辽北地区为韩国。东北三大文明古国在七百年间演绎了波澜壮阔的斗争画卷,三国争霸开发了东北,演化了东北文明。

韩侯国不但是东夷长,韩侯也是东方伯,韩国当时十分强大。陈奂《传疏》:“韩,韩侯。奕,犹奕奕也。宣王命韩侯为侯伯,奕奕然大,故诗以《韩奕》命篇。”《韩奕》说韩国的物产有“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献其貔皮,赤豹黄罴”。“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说明韩侯国经济、文化相当繁盛。

历史沿革

韩侯国建立后不久,周王朝大封诸侯国,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中山等中原地区的侯伯国,同时以“少数民族自治”的方式,在东北地区分封了诸如燕国、孤竹国、令支国、韩(侯)国、箕氏朝鲜等一批地方伯国,而以韩侯国为高一级的侯国。

据东北史专家程妮娜考证,当时东北地区的韩侯国是东方各国的“东夷长”,韩王则是“东方伯”,他可以代表周王室与周天子发布命令,号令东方诸侯,如燕国、箕氏朝鲜、孤竹国、令支国等等。《诗经·韩奕》说:“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

春秋时期韩西国都城韩城

春秋时期,东北三大文明古国中西部的燕国不再称侯而称王,南部的箕侯国也称王,《魏略》载:“箕子之后朝鲜侯,见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侯亦自称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东北进入王国时代后,强大的朝鲜侯国灭掉了韩侯国,更其国名为韩西国,即朝鲜,韩西国成为朝鲜侯国的一部分。《潜夫论·志氏姓》载:“韩西盖即朝鲜,朝误为韩,西即鲜之转。”韩侯国转为韩西国,国都仍设于韩城。

东胡族对韩西国的威胁

战国时期,东胡族取代了山戎,成为东北各国北方的最大威胁。东胡族勇猛慓悍,善于骑射,他们经过漫长的原始氏族生活之后,进入奴隶社会。韩西国和燕国多次受到东胡的侵扰与劫掠,韩城经常处于战火之中。

国 春秋战国时期“韩国”之前世——西周韩侯国。韩姓始祖地正是约三千年前周室诸侯之一的韩国,其封地,即现之陕西东部(包括今之韩城地),以及河南西北部。公元前十一世纪中西周灭商,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平定商纣之子武庚与管叔蔡叔之叛乱,分封天下。周成王众多的弟兄分别分封在于(加右耳旁,今河南沁阳)、晋(今山西翼城)、应(今河南鲁山)、韩(今陕西韩城),成为诸侯国。《竹书纪年》记载:“周平王十四年,晋人灭韩。”(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大约在春秋初期,即公元前757年晋文侯灭掉了韩侯国,韩国存在了近282年。韩侯国被灭掉之前的公元前770年,在韩原南边芝川黄河边上,周平王封有梁伯国,称少梁。少梁一直处于秦晋之夹缝之中,采取平衡的外交策略。成为秦晋争夺之地,由于晋在前645年的韩原大战中失败,前641年梁伯国为秦穆公所灭。再说晋国。西周初年,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封武王幼子成王之弟叔虞于唐,叔虞子改称晋国,因建都在唐,故叔虞又称唐叔虞。晋国势力范围主要在今天山西西南部的翼城、闻喜、侯马等所谓河东地带。春秋时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结果曲沃成师的后代逐渐坐大而造成分裂局面,晋国之分裂局面后为旁支曲沃武公统一。曲沃武公以旁系夺得晋国君位以后,封其功臣叔父姬万于韩地,称为韩武子。《史记》上有这样的记载:“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其后人便以韩为姓。所以今之韩城在韩侯国被前晋国灭掉后仍属于后晋国的地盘。此为韩国之前世历史根源也是韩姓之血缘始祖地。而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争霸之战,秦晋“韩原大战”就发生在此地。

秦晋之好,本为姻亲,“缪公曰:‘我得晋君以为功,今天子为请,夫人是忧。’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更舍上舍,而馈之七牢。”(《史记。秦本纪第五》)?这说的是秦战胜晋国之后,周天子以晋君与己同姓而游说秦穆公释放晋惠公;穆公夫人乃晋君惠公之姊,亦为此闹情绪。穆公不得已放自己的小舅子晋惠公夷吾回国,晋献河西韩城等地于秦,并送太子圉到秦国作人质。想当初晋惠公就是在自己姐夫秦穆公的军队护送下回国当上国君的,当时就曾经承诺把河西地赠给秦,后来却反悔食言。韩塬大战失败后晋国才被迫割让了河西。晋惠公死后有其子怀公,晋秦关系仍然对立。秦即扶持重耳,派军队干涉晋国内政,秦军入晋怀公被刺杀,重耳上台并娶秦公主为妻,秦晋复交好。但是韩塬大战过了十八年,在秦国扶持的晋文公重耳死后,晋国却反手给了秦一个更大的报复。秦穆公晋文公皆欲称霸中原,首先就都想拿郑国开刀,然而烛之武以能言善辩夜退秦师,瓦解秦晋联军,晋国为此很是气恼。秦留下杞子、逢孙、扬孙等人马在郑监视郑,但亡郑之心不死。前627年晋文公死,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哭谏,以为时机已到,便一意孤行,再次发兵欲独吞郑国,却又没料到半路上遇到商人弘高与秦师虚与委蛇,暗中为郑国通报了危险信息,秦在郑的内应“三人帮”土崩瓦解。郁闷的秦军见郑早有准备,被迫放弃里应外合之计划,却贪婪地顺手灭了晋之属国滑国,然而往回走时却在肴山遭遇晋国毁灭性的打击。“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欺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发兵遮秦兵于肴,击之,大破秦军。”(《史记.秦本纪第五》)

历史之吊诡

晋灭韩侯国,韩侯国后裔姬万(韩武子)助晋国旁支篡国,被封于原韩侯国故地韩原。以旁支篡国者亦终为旁支(韩武子后人)所灭;晋灭韩侯国,终亦亡于韩氏手中而复有后韩国之诞生。这里历史的恩怨和轮回环环相扣。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孕育战国七雄之三,战国时代韩国之崛起:前晋国因分封自家叔父而导致叔父之后裔以旁支篡国。历史的轮回注定:篡国者的后代所分封的韩武子(据说也是后晋国的叔父),再次上演了以旁支灭正宗的历史吊诡大戏。不过这次是跟另两家共同分晋。前晋国为后晋国所灭以后,有韩武子,姓姬名万,字武子,与晋室同为周文王后裔,因侍奉晋献公有功,被晋献公封于韩原(今韩城),其子孙即按当时的习惯,以地为氏,以韩为姓。韩武子的子孙,世代为晋国的大夫。在那个孔子所哀叹的“礼崩乐坏”的时代,各诸侯国内的卿大夫的势力不断坐大,甚至权倾当朝。

春秋晚期,韩国的诞生崛起与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公前453年,韩宣子、赵襄子、魏献子三家在众多大夫世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擒杀把持晋国朝政的强势大夫智伯,瓜分其地,为后来之三分晋地打下基础。因次“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韩、魏、赵为诸侯。”(《史记.周本纪第四》)《资治通鉴》也记载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此三家从此与晋侯并列。这不过是由早已名存实亡的衰弱的周王室所做的象征性确认而已。此一事件被史学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三家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公元前376年废掉晋静公,彻底瓜分晋公室剩余土地。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韩、赵、魏三氏同时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此时之韩国地域早已经超越原来的封地河西韩原,跨过黄河向东发展,不但越过与韩城隔河相望的今之河津,更把都城建在了河东之平阳——今天之山西临汾。而三家分晋后,韩国祖先受封地韩城反而归属于魏国了。这也就是当今一些人只知道韩国在河南,而不知道韩国与韩城的渊源和关系的原因。我乘车越过黄河龙门大桥由河津前往太原,向东北方向途中就经过临汾,此路线就大概相当于当年韩国势力扩张的路线。但是后来韩国的势力范围却向南发展。至韩景侯的时候,韩国都从平阳迁至阳翟(现河南省禹县);韩哀侯,以七雄之一的实力再灭掉郑国,迁都于新郑(现河南省新郑县)。

历史的归宿

灭正宗三分晋者不能自强,韩国灭亡。韩国于战国时一度空前强盛,曾为“战国七雄”之一,齐、楚、燕、韩、赵、魏、秦并称。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韩哀侯二年),韩国灭掉郑国,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市)。《史记》载“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春秋与战国分野的标志就是韩、魏、赵的三家分晋。那么战国时期韩国都城应该是郑。《史记》还记载了秦吞并韩国时韩的疆域范围:“九年,秦虏王安(韩最后一个王),尽入其地,为颖州郡。”韩的领地范围大致在黄河以南,不包括河北;在颖水之滨,今之河南境内郑州、洛阳之间,西北面与山西接壤,往南不超过淮河。

韩国国势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载:“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然而,韩国另一个大人物韩非的境遇则说明了韩国在竞争中失败的某些原因。“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韩国君对韩非变法图强之说不感兴趣,派韩非出使秦国,其意在在强秦压迫下苟且偷生,韩非子乃有《存韩》篇。“存韩”篇开首便说:“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可见当时韩之处境的艰难和危险,韩非纵横捭阖的论说实在是一个韩国人在本国报国无门之后为韩国能苟且生存所做的最后的卑微委屈的陈词。韩非之说为秦王赢政赏识,却终为同门师兄李斯陷害。此乃韩国之悲剧。由于韩国地处中原,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国土山地居多,缺乏发展的空间,又不能变革图强,终于成为第一个被秦所灭的战国诸侯国。战国后期起韩国逐渐衰落,公元前273年(秦昭王三十四年),秦国抢占了魏国,韩国的上庸地方(今湖北竹山县西南一带),在那里设置郡县,从南阳迁“免臣”(免死之罪臣)前往定居。(《史记.秦本纪第五》)从此之后韩、赵、魏等国抵挡不了秦一波接一波的进攻。公元前230年(秦王赢政十七年),秦国首先灭掉韩国,韩哀侯的后裔平氏被从平邑迁至下邑。

韩侯国存在了近300年,公元前757年为晋国所灭。80年之后,晋武公封其叔父万于原韩国旧地,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裔孙名厥,以封国为姓,称韩氏。韩氏后来日渐强大,与赵、魏三家分晋。中国的韩姓出自韩城,尊韩厥为始祖。《史记·韩世家》有载。

参考资料

周代三国——韩侯国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