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古郪国

古郪国

春秋时期诸侯国

包括中江县、大英县、三台县、乐至县、射洪县、盐亭县、简阳市、金堂县、广汉市、旌阳区、罗江县等地的所有风景区。其面积何其广大!其风景何其幽美!

中文名

古郪国

下辖地区

江县、大英县、三台县

古郪人物

郑纯、王涣等

东汉岩墓数量

27处

诗稿朝代

宋代、元代、明代等

古郪特色

风景优美、历史悠久

战争

在商周时期,郪人的祖先濮人曾参加周武王伐纣的战争。《尚书·牧誓》说:“(周武)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予,予其誓。’”据《史记》、《周本纪》、《鲁世家》,以及《竹书纪年》推算,周武王伐商,当在公元前1066年,即周文王死后四年,武王姬发载着文王木主去伐纣,行军中前歌后舞,士气很旺盛,二月底攻入朝歌城灭商。

濮人参加周武王伐纣战争的,在漫长的周代,势力和支系都有很大的发展。支系及于今湖北随县、郧县。至公元前704年,楚武王伐随,楚才据“濮地而有之”。公元前616年,楚穆王伐糜,濮人在次率百濮聚于选,及楚灭糜,濮人在次西迁。

周景王二十二年(前523年),“楚子为舟师以伐濮。”迫使濮人向西南大迁徙,致有后来的“布濮水濮”、“堂狼县濮”、“滇濮”、“夜郎夷濮”、“闽越濮”、“裸濮”等,散居于我国西南部。孔《疏》引杜氏《释例》云:“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濮人部族非只一处,散处甚广,《礼记·王制》注疏:“僰亦即濮”。

中兴

《华阳国志》说:“及七国称王,巴亦称王”。七国中楚国最早称王,周桓王十六年(前704),楚武通,自称武王;其次是齐魏,齐威王在周安王二十四年(前378)称王,魏惠王在周烈王六年(前370年)称王;再次是秦、韩、燕、秦惠文君在周显王三十四年(前335)称王,七国中称王最迟是赵武灵王也在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称王。故知巴国称王应在公元前325年前后。

《华阳国志》又说:“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此云“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则杜宇之时,当在公元前378至325年之间,也即是当周显王(前368~321)之世。

当周景王至周慎王之际,也即是在楚平王六年(前523)伐濮之后的二百年间,濮人的一个部支系逐渐兴起。《华阳国志》说:“有山原田,富国盐井,濮出好枣。宜君山出麈尾,特好入贡。”这里的“富国”、“濮”、“宜君山”都是指的地名。富国在汉晋郪县城北15里,即今三台县安居镇,北宋时沿用富国这个旧地名,设富国监,管理盐税。

宜君山在汉晋郪县城东二十五里,在今三台县建中乡,山又名宜军山。《三台县志》引《旧通志》:“在州南百二十里,诸葛武侯屯兵于此。有碑志,蝌蚪文,尚存,残缺不可卒读。”今建中乡距潼川州(三台)恰一百二十里,群众中还流传着诸葛亮扎营宜军山的故事。

濮,也是汉晋郪县的地名,今汉晋郪县城北十五里,有枣儿垭,传云其地出好枣。既名濮地,当时濮人聚居之地,濮人这个嫡系支系,在楚王攻伐濮人后的二百年间,经过休养生息发展壮大起来了,后来称为郪人。(聚居渠县的宗人,又称板盾蛮。聚居宜宾的濮人,后来称僰人。)

郪人兴起之后,有一个较大的地盘,又兼有鱼盐之利,涪江流域两岸的平原,又宜于种植农作物,他们在蜀王杜宇教民务农的影响下,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他们所处的浅丘陵山地,又宜于畜牧,畜产品也有大量增加,最好的畜产品——麈尾,还成为贡品。因此在蜀称王之后,郪人的首领也称王,这就是后人史书中的郪王。他们有无文字,尚待进一步考定。但巴人蜀人是有文字的。王嘉佑先生称巴蜀文字为“字符”,他搜集有二百余字。

郪王究竟传了几代,由于史料缺乏,难以考定,从《华阳国志》对蜀国东边的疆域描绘看“东以江潜绵洛为池泽”则蜀国东边土地,止于绵水、洛水而已。而巴与蜀之间,中江、郪江、涪江中游的大片大地便是郪王国的领土,由此看来,蜀王国在开明帝时期并未兼并郪王国。

《华阳国志·蜀志》说:“开明立,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于帝。帝攻青衣,雄张僚僰。”这里说到北面攻秦至雍,即今陕西凤翔一代地方。西面攻青衣,青衣即今芦山县,为古代青衣羌之地。“雄张僚僰”,就是说蜀王的势呼震动僚人僰人。郡时僚人多处山中,僰人则聚居今四川宜宾一带。从这里也可看出,蜀王势力未及郪国。

灭亡

《华阳国志·蜀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国同囿。”据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载:秦“厉共公二年(前475),蜀人来赂”,所有赂,就是赠送财物。

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城南郑,南郑就是现在陕西汉中。周时为褒国地,及周襄,郑桓公殒于犬戎,其民南奔居此。固各南郑。秦躁公二年(前441),南郑汉归蜀,秦惠公十三年(前388),伐蜀取南郑。

秦惠文书九年(前316)司马错伐蜀灭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华阳国志》说:“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奉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即不便金,怒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

秦人笔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又说:“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仇,故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于秦。秦惠王方欲谋楚,群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司马错、中尉黄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惠王曰:‘善’。

周慎王五年(前316)秋,秦太夫张仪,司马错、都尉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遁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在蜀十二世。冬十月,蜀平,司马错等固取苴与巴。”郪国也在取巴途中被秦国军队灭掉了。

史料

历史

三台县郪江古镇,是春秋时郪国建都所在地。据《太平寰宇记》载:“汉旧郪县城在今县(指今三台县城)南九十里,临江,郪王城基址见(现)存,以郪江为县名”。《后汉书》卷七十六《王涣传》,唐李贤注曰:“郪,县故城在今梓州郪县(指今三台县)西南也”。

《读史方舆记要》:“宋白;故郪城在县(指三台县)南九十里,临江,一名郪王城,盖以郪江名也。”《三台县志》卷五:“郪江在今县南百里,汉之郪县,自以郪江水得名,其半有飞乌、射洪二县地,似《寰宇记》为得其实。雹郛以上史料充分说明,现在的郪江场镇就是郪王城旧址。

郪王国作为一个小国存于四川中部蜀国与巴国之间,其后被蜀国吞并。战国时,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于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命司马错率兵伐蜀。秦灭蜀国后,在蜀国首都建立蜀郡,郪为蜀郡所辖之地。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郪县,以郪国首都为县城,以郪国的郪为县名。又书曰:郪为秦时蜀郡所辖之县。西汉时郪县属广汉郡。郪县的辖地,包括现在中江县、三台县的大部,射洪县西部地方,郪城在那时比郪王时更发展。东汉时,郪县仍属广汉郡,县城仍在郪江镇。

三国时,蜀汉建兴二年(公元224年)分广汉郡,建立东广汉郡。东广汉郡城(治所)初设在郪县城,郡领四县,即郪县(今郪江镇)、伍城县(今中江县)、广汉县(今射洪县境)、德阳县(今遂宁县境)。

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十二月灭魏,仍置郪县,县城仍在今郪江镇,郪县属广汉郡。

南北朝时,南朝刘宋时仍设郪县,沈约《宋书.地理志四》:“广汉太守领县六,郪县令,汉旧县”。又云:“自汉至宋,郡县无移改者,则注云‘汉旧’”⑨。“新城太守,领二县:北伍城令,何志新分伍城立⑩”这时有郪县(治所在郪江镇)、五城县(治所在今中江城)、北伍城县(治所在今三台县城)。南齐时,仍设新城郡。北伍城县,五城县、郪县,治所亦未迁徙。南朝梁武陵王萧纪天正二年(公元553年)西魏派尉迟迥伐蜀,蜀地遂为西魏所有,魏置昌城郡,新城县,今郪江当时属新城县地。

隋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飞乌县,治所在郪江镇。《中江县志》引宋代《寰宇记》:“故城(指飞乌县故城)在县(指飞乌县城)北三十五里,故郪王城也。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以旧县山重峻险,移就今县(飞乌镇,今中江县仓山镇)⑵。”距今中江县城一百八十里,距今三台县城一百三十五里。由此可见,唐时飞乌县城城址,都在今三台县郪江镇。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飞乌县治所才由郪江镇迁移飞乌镇。自此以后,郪江镇遂为飞乌县的重要集镇。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并飞乌县入铜山县(治所今中江广福镇)。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并铜山县入中江县。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潼川府为州,中江县属潼川州。十年(公元1377年),省中江县并入州,原飞乌县、铜山县、中江县、郪县之地,均由州直辖。

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中江县。清雍正十二年十月(公元1734年)升潼川州为府,建立三台县,郪江镇遂由中江县划归三台县。后改名双龙镇,清时镇北二里葬了一个千总,人呼千总坟。民国时,建千子乡,新中国成立后仍设千子乡,1967改名郪江乡。

郪山注:

见《资治通鉴》卷八十五,胡三省注引“《五代史志》:郪县旧曰伍城,隋大业改曰郪县,唐为梓州治所。宋白曰:汉旧郪县城在今县南九十里,临江,郪王城基址见在,以郪江为县名”。中华书局本6册2691页。

见《后汉书.王涣传》注。中华书局本九册2468页。

见《读史方舆记要》卷七十一《潼川州》。

见民国《三台县志》卷五《舆地志五.古迹》。

见《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广汉郡。中华书局本六册1597页。

《晋书》卷十四《地理志上》:“刘禅建兴二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广汉立东广汉郡。魏景元中,蜀平,省东广汉郡。”

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23-24页。

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47-48页。

见中华书局本《晋书》七册。2138页。

见中华书局本《宋书》四册。1170页和1179页。

见《中国历史地图集》四册。27-28页。

见民国《中江县志》卷十五《古迹》:“飞乌废县”条。

见民国《中江县志》卷一《舆地沿革》。

大事辑要

郪县在历史上曾有过光辉的一页,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史迹,现择要辑录如下:

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刘备率军取成都自领益州牧。遣丞相诸葛亮等分定州界,略地至郪,百姓以牛酒犒师。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马秦、高胜等,在郪县起义,合部伍数万人,起义军到资中(今资阳),遭蜀汉将领李严镇压。

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邓艾、钟会伐蜀,破诸葛瞻于绵竹(今德阳黄许镇)。后主请降于艾,艾前据成都。姜维初闻瞻破,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或闻欲东入吴,或闻欲南入建宁,于是行军广汉郪道①,以审虚实。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于涪(今绵阳),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十月,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都于郫城,遂克成都。“于时雄军饥甚,乃率众就谷于郪②,掘野芋而食之。蜀人流散,东下江阳,南入七郡。”后雄即帝位,改年号曰:太武,国号成汉,为十六国之一。

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七月,益州剌史刘道济遣罗习为五城令。氐奴及赵广率众数千人,击败道济参军程展会治中李抗之,径向涪城。巴西(绵阳)人唐频聚众应之。赵广立程道养为蜀王,建号泰始元年,备置百官。程道助为长沙王镇涪城,梁显为镇北将军,奉道养还成都,众十余万。

刘道济遣中兵参军裴方明击败之。道养败还广汉。赵广还涪城。十年,张寻自涪城率众二万来助广战,亦被方明击败,广等走还涪及五城。五月方明进军涪城。张寻、唐频渡水拒战,被广明击败,擒道助斩之,广众奔散。九月道养率领二千余家,逃于郪山。十三年萧汪之军次郪口,帛氐奴降,道养还入郪山。十四年,赵广、张寻、梁显各部曲投降。

  《禹贡》梁州地,后为蜀国地。秦属蜀郡。汉属广汉郡。后汉因之。晋仍属广汉郡。宋置新城郡。齐因之。梁末置新州梁武陵王纪置。西魏改置昌城郡。隋初,郡废。开皇末,改州曰梓州。大业初,曰新城郡。唐初,复曰梓州。天宝初,曰梓潼郡。

乾元初,复为梓州先是,至德初,分置剑南、东川节度,其后分合不一。详见州域形势。五代因之朱梁乾化四年,王建改东川节度曰武德军。宋仍曰梓州亦曰梓潼郡。《宋志》:乾德四年,改军号曰静戎军。太平兴国中,改曰静安军。端拱二年,曰东川节度。元丰三年,复曰剑南东川节度,本路安抚司治此。重和初,升为潼川府。元因之。明初,仍曰潼川府。洪武九年,降为州,以州治县省入编户六里,直隶布政司,领县七。今仍曰潼川州。

《华阳国志》载:“郪县有山原田,富国盐井”《读史方舆纪要》:“富国监在(梓)州南九十里,本郪县新井盐场,宋(代)置监领之。”郪江镇附近的盐,民国时还在大量开采。郪江乡鱼洞井有广井一眼,三十七家灶户,分班汲水,昼夜不停。乡所辖的下观音桥(今建中乡)有活井五眼。二十六家灶户,汲水煮盐。乡西山井亦有广井一眼,也是数十家灶户,分班轮流汲水。川北盐务局在千子坟(郪江乡),下观音桥设立两个公垣,令灶户在垣内集中销售成盐,以收取三厂盐税。

郪江沿岸,设有很多筒车,用以汲水灌田,一架筒车可灌田二十至三十亩。沿江的鱼洞井、会仙桥、跳磴河、九龙桥、水观音、白鹤林、新桥、干跳蹬、石板埝、高滩子、石人湾、朱沙沟等处都有。

只要水位有一米高的落差,造以拦河石埝,在岸边开筑三十公分见方的石濠,砌起石码头或竖立木架,即可安置圆盘形筒车,利用水的冲力推动筒车沿边竹编的片轮,片轮间系的竹筒即可在濠里汲水,借转动的筒车把水送上三、四十米高的“天船”,用竹筒简竿将水送到沟渠里,流入田间。筒车转动时,轴木磨在码头架上,发出高低急徐的声音,仿佛在歌唱。农民描写筒车的谜语说:“远看罗盘着样,近看棍棍棒棒,既会浇水上天,又能弹琴歌唱。”

郪山注:

胡三省《资治通鉴》注:郪县属广汉郡。刘响曰:梓州飞乌县,汉郪县地,隋取飞乌山以名县”。中华书局本六册2474页。

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引《五代史志》:“汉旧县城在今县南九十里,临江,郪王城墓址见在,以郪江为县名。”中华书局本六册2691页。

胡三省《资治通鉴》注:郪山,广汉郪县之山也。”中华书局本八册3849页。

人物

东汉

郑纯,字伯长,郪县人。为益州西部都尉。其地产金,作此宫者,皆富及十世,纯独清廉,夷,汉民歌颂之。明帝刘庄提升他为永昌(今云南保山)太守,在官十年,卒,列其画象赞颂于东观宫。

王涣,字稚子,郪县人。父,王顺,为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南)太守。王涣为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令。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升兖州(今山东省昌邑)刺史,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令,京师称叹,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卒,涣丧西归,民皆道祭,为立祠安阳亭西。涣子王石,为郎中。

王堂,字敬伯,郪县人。举茂才,为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令,永平中,拜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太守,堂平贼,民为立祠。迁右扶风(今西安市西),汝南(今河南省汝南东北)太守,搜才礼士,郡内称治。曾孙王商,字文表,为益州牧治中,蜀郡太守,在官十一年而卒。

冯颢,字叔宰,郪县人。为成都(今四川成都)令,迁越西(今四川西昌)太守,所在着称。着有《易章句》、《刺奢说》。

镡显,字诵,郪县人。安帝时,任豫州(治所谯县,即今安徽亳县)刺史,天下饥荒,州界收捕盗贼万余人,显悯其穷困,擅赦之,因自劾奏,有诏勿理。后位至侍中,卫尉。

羊甚,郪县人。任交州(治所在龙编,今越南河内东北)牧。

三国蜀汉

李朝,字永南,郪县人,刘备领益州牧,朝为别驾,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其《表》为李朝所作。任临邛(今四川邛崃)令,入为别驾从事,随先主刘备东征吴国,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卒于永安(今四川奉节)。

李邵,字伟南,朝弟,先主刘备定蜀后,为州书佐部从事,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丞相诸葛亮辟为西曹,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

镡承,字公文,郪县人,历任州,郡太守猗费。姜维秉政时,为少府太守。

李邈,字汉南,邵兄,刘璋时为牛丙(今四川简阳)长。刘备时为犍为(治所在武阳县,今四川彭山)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西征,劝亮不杀马谡,失亮意,还蜀。十三年(公元235年),因言诸葛亮过失,后主刘禅怒,因而被杀。

王士,字义强,郪县人,刘备入蜀后,举孝廉,为符节(今四川合江)长,迁牙门将,出为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太守,徒犍为太守,诸葛亮南征,转为益州(今四川成都)太守。

王甫,字国山,郪县人,刘璋时为州书佐,刘备定蜀后,为绵竹(今四川德阳黄许镇)令。还为荆州(今湖南江陵)议曹从事,随刘备征吴,军败于秭归(今湖北秭归),遇害。

晋朝

王化,字伯远,郪县人,王堂之后裔。父王彭,字仲,巴郡(今四川重庆)太守。王化学《毛诗》、《三礼》、《春秋》、《公羊传》。除阆中(今四川阆中)令,为政清静。后为乐涫(今甘肃酒泉东南)今,值胡虏反,率吏陈坚守七年,伺虏怠惰,出军讨之,以功封关内侯,迁朱提(云南昭通)太守,转梓潼(今四川梓潼)太守。

王振,字仲远,化弟,为广都(今四川双流东北)令,巴东(今四川奉节)太守。

王崇,字幼远,化弟,学业渊博,着《蜀书》及诗赋数十篇,其书与陈寿的《蜀书》颇不同。官至上庸(今湖北竹山)、蜀郡(今四川成都)太守。

王岱,字季远,化堂弟,历任广阳(今四川茂文西北)作唐(今湖北华容)令。

王颉,字伯远,郪县人,为犍为(今四川彭山东)太守。

王长文,字德睿,郪县人,以才学知名,着书四卷。元康初,成都王司马颖引为江源(今四川成都西)令。梁王司马彤为丞相,引为从事中郎、有功,封关内侯,除洛阳(今河南洛阳)令,拜蜀郡太守。

李毅,字允刚。郪县人。李朝之孙。父李旦,字钦宗。为光禄郎中主事。王浚命为州主簿、别驾。举秀才,为参军。吴平,封关内侯,除陇西(今甘肃陇西)护军,徒繁县(今四川新都西北)令。迁云南(今云南祥云东南)太守,太康六年(公元286年)徒犍为,使持节南夷校尉,宁州(今云南滇池东南)刺史,加龙骧将军,封成都县侯。

李钊,字世康,郪县人。毅子,为尚书外兵郎。光熙三年(公元308年),毅为叛夷所攻,困于宁州,钊闻父扼,表求赴难。至,文武推钊领州府事,怀帝乃除钊平寇将军,领安夷护军,西夷校尉,大得人心,为朱提(今云南昭通)太守,迁越西(今四川西昌)太守。

南朝梁

李秀,郪县人,宁州刺史,李毅之女。适汉嘉(今四川邛崃西南)太守新都王载。明达有才智,颇具父风。时五茶夷叛,围攻州城,救援不至,毅疾病卒于穷城州,文武推领州三年,秀奖励将士,婴城固守,粮尽乃拔草而食,伺夷稍怠,辄出兵掩击,破之。

李庆绪,字孝绪,郪县人。梁天监中,为东莞(今山东莒县)太守,巴郡太守,时称良吏,累迁卫尉,封安陆县侯。

宋朝

吴泳,字叔永,梓州飞乌县赵家坡(今三台菊河乡境内,郪江镇八里)人。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进士。历官军器少监,太府寺丞,校书郎、秘书丞、权司封郎官、枢密院编修、着作郎、直舍人院。轮对,迁秘书少监,权中书舍人、起居舍人、户部侍郎、直学士院。上言,权刑部尚书,兼修玉牒,知宁国府(今安徽宣城),知温州(今福建温州),赴官道中,闻温州饥,至处州(今浙江丽水),乞蠲租科,解救饥者四万八千人,病者与之药。改知泉州,着有《鹤林集》四十卷。

吴昌裔,字季永,叔永之弟。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进士,调阆中尉、利路转运使。调眉州(今四川眉山)教授,改知华阳(今成都市南)县,通叛眉州,寻权汉州(今四川广汉)。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为军器监簿,改将作监簿,太常少卿、吴益王府教授。拜监察御史,出为大理少卿。迁浙东提刑,改知婺州(今浙江金华)以宝章阁侍制致仕。着有《储鉴》、《蜀鉴》、《文集》,行于世。

赵法应,字肖庵,飞乌县(今三台菊河乡赵村垭)人,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到云台山潜心修炼,与其徒募资兴建云台观,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九月九日,辞世,时年二十岁。

现代

王化鹏,郪江乡人,曾在天台小学、三台初中师范班、潼川高中读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0月任共青团三台中心县委组织委员。1933年3月北区区委书记张天汉牺牲后,王化鹏任区委书记。同年10月28日,王与区委委员李天锡、李学余、团区委李学初等五十余人到塔子山“提枪”,29日被捕,12月13日,王化鹏与李学余、李天锡、李学初牺牲于三台牛头山下,临刑沿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解放后,政府追认为烈士。

许峻榕,笔名,郪山,自称古郪山人,1965年生,四川省三台县郪江傎。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绵阳西蜀文学艺术院院长,绵阳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

在《中华诗词》、《诗词之友》、《文化报》、《剑南文学》等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作品150余件。部份作品入选《世纪诗词大典》、《中国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诗词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诗词楹联精选》等大型辞书。曾荣获全国电视诗歌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奖。

现状

郪江镇南临郪江,东滨锦水,座落在两江汇合之地,东有古楼山,西有天台山,北有金钟山,东南两座狮山隔江对峙,几座大山环峙四周,古镇就在当中的小平原上。一条“一”字形长街东西横卧,古朴静穆,一色小青瓦房。清代建有五庙:即黄州馆、广东馆、王爷庙、关帝庙、地主宫。每庙(馆)都建有戏楼(台),楼左右有厦楼,戏楼对面是主神庙或会馆主房。可容五个戏班在镇上同时演戏。

戏台周围雕刻精美,镂空雕凿人物三层,姿态生动,形象优美,独具中国传统雕塑风格。现保存完好的戏台楼院有两座。街两端有千子堡,形如山小丘,是一座汉代砖砌土堆墓。当地人说是“天台”,“古楼”二龙抢宝。堡西北是清代著名的天台书院,建院时间很早,清末改为高小,民国时,升为私立玉江初中,以校业佃金收入作为办学经费。千子堡、王爷庙、关帝庙、锦水西岸,都有大榕树,树身直径约2米,柯枝四布,每株垂荫约五百平方米。它们耸立在小青瓦房之上,象一把把巨伞,张于层层屋脊,笼罩古镇。

古镇四周东汉岩墓共计271处,构造最精致者为金钟山一、二、三、四、五号墓,松林咀一号墓,泉水坝一、二、三号墓,紫荆湾一号墓。墓壁有浮雕人物、鸟、兽、阙、弓、弩、戈、矛、兵器架、房层、灶。墓顶雕藻井,格式繁多。墓室间雕石柱、斗拱、门窗。有的石柱下础石雕辟邪。

有的墓主室支柱为八面形,上端四方雕斗拱,势极壮观。有的雕人开门仰首探望,有的人长袍大袖,手执檀板。有的人跪着舂米。墓内有瓦棺、石棺。古镇附近汉砖极多,有铭文的如“居人吉利”、“子孙高子”、“富贵”,及五铢钱纹砖。郪江汉墓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西北望君山有望君寺。《县志》载:望君山拾遗庙,唐杜拾遗子美,避乱来蜀,留潼颇久,曾于翼火乡高山望阙怀君,因名其山为望君,后人作庙祀之。有联云:“此是西来一行者;每依南斗望京华。”现石庙尚存。镇东有千佛岩。摩崖石壁上,主佛两侧排列雕刻小佛千尊,左侧有几龛佛象有“节持”捐刻,大约是唐末五代时凿造。

镇北三公里有云台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由望君山赵村垭人赵肖庵师徒募资兴建,六年铸降魔圣象一尊,高一丈二尺,名祜圣观。经宋、元两朝,至明代经多次培修和扩建。现存云台观有明代修建的玉带桥(拱桥),石华表柱、三合门、圈拱门、青龙白虎殿、玄天宫;

清代建筑的三皇观、木牌坊、水池凉亭、十殿、观音阁、城皇庙、九间房、灵官殿、降魔殿、藏经楼、钟鼓楼、香亭等。山上殿宇楼阁绵延二里余。明代建成的玄天宫上琉璃瓦图案,辉煌耀眼。圈拱门联:“矗矗名山真海岛,巍巍胜境类蓬莱。”“干元福地人间少;茅屋云台天下无。”

镇西郪江河上桥墩子,是一种很古老罕见的旧式桥,只有直立在河滩的石桥墩子,上面没有桥板,人从墩上大步大步地踩过。上游三公里有会仙桥,桥有十一洞,明代修建,同治八年培修。镇南郪江河上有九龙桥,因桥墩上面雕凿向上游的九条龙,人称“九龙桥”,清代知府张松孙撰有修桥记。

郪江,春秋战国时,郪王城遗址。位于三台县城的南端,是驰名省内外的郪王国。东与三台县西丰、建中接壤,南与中江万福镇、文星乡一江之隔。西与中江群星乡隔江相望。北与安居镇、石亭乡相邻。郪江,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都称之为名城重镇。

郪江镇历史悠久,古迹林立,现存的汉墓群、千佛岩、千子坟仙景、地主庙、王爷庙、九龙桥、会仙桥、观音岩和数百年的古榕树。郪江镇,壮观的古代建筑,古朴典雅,环境优美,山青水秀。有古诗云:“天台古楼镇双龙,二狮招头望金钟。九龙上水朝金阙,堡顶黄桷盖花棚。螺丝石前堪垂钓,小桥溪畔纳凉风。两岸芦花秋月白,晚风吹响九妙钟。”

郪江--一个古老、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地方,云台观属四川第二大道教胜地之一,迎来了省内外、海外观光旅游者,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的春天。金秋时节,果满枝头,那金灿灿的红桔,无不牵动着来郪江的过往客商,旅游考察观光和其他各界学者,文人志士。

古镇郪江又是三台的革命之乡。民国初年,革命知识分子谭卫根、谭襄城、邓有联、王化鹏、谢藻祥都在天台高小读书。三十年代初,天台小学有中共支部,陶华林、王化鹏、邓有联、王克询等都是支部成员。四十年代,党员戴荣科来千子乡小学教书,介绍玉江初中学生孙登寿入党。通过孙联系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党员孙传锴、马烈、任智贤、梁紫来、梁彪、陈仕铸都是在这里读书时,接受进步思想的。1949年,党员赵竞修在玉江初中教书,秘密传播进步思想。

参考资料

卷七十一·国学导航-读史方舆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