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定窑白瓷

定窑白瓷

烧造始于唐代的瓷器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造型与五代时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丰肩,平底,底加圆饼状实足,有的为玉璧底。唐代定窑白瓷大多与当时邢窑白瓷相似,胎骨断面较细,胎色洁白,另有一类胎骨比较厚实,断面比较粗,但烧结较好。

中文名

定窑白瓷

始 于

北宋

描 述

胎骨断面较细,胎色洁白

瓷器鉴赏

看造型,看胎釉

介绍

五代中后期,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所烧瓷器不再施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窑的细白瓷器。定窑瓷器胎薄而轻,颜色洁白。所施白釉呈乳黄色,很多积釉形似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定窑以烧制白瓷为主,同时还兼烧酱、红、黑等名贵的颜色釉,《格古要论》中记载:“紫定”,也就是定窑烧制的酱釉,价格要高于白定,在当时就已经被视为珍品。定窑瓷器除了碗、盘、瓶、盒等日常用品外,还有一些贡器,例如净瓶、海螺、炉等等。它的装饰主要采用印花、刻花、和剔花技法,其中印花器物最佳,并且多为花卉纹饰。采用刻画花纹装饰的器物大多在器物的一面,里外都有纹饰的器物极为少见。

特征

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造型与五代时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丰肩,平底,底加圆饼状实足,有的为玉璧底。唐代定窑白瓷大多与当时邢窑白瓷相似,胎骨断面较细,胎色洁白,另有一类胎骨比较厚实,断面比较粗,但烧结较好。施釉一般用蘸釉法,器外壁的腹下至底部都不施釉。釉的质地随器物的不同而异。施在胎体较厚重器物上的釉比较粗,釉面凝厚,釉色一般是白里泛青,釉水凝聚处多呈青绿色,釉面有开片。胎质细腻者,胎色洁白,则施白釉,釉质很细,表面釉光莹润。

时至北宋,定窑瓷器脱颖而出,虽仍以烧造白瓷为主,但另兼烧黑釉、绿釉、酱釉及白釉剔花器。刻花装饰方法被大量采用,按工艺细分,可列为刻花、划花和印花三种。北宋定窑的刻、划花技法与当时的其它窑口瓷器颇为不同,给人一种很“硬”的感觉,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可以打一个比方来形容,如用钢刀在松软的木料上刻花,受刀处周围的木料表面会随着刀具的刻压而下陷,此谓之“软”,而在坚硬的红木上刻花,受刀处周围的木料表面则不会下陷,使刻纹轮廓更为鲜明,此谓之“硬”。

装饰手法

刻划花的装饰手法流行于北宋,至金代则出现了印花的技法,定窑印花装饰看不出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有可能受定州缂丝的影响,制瓷匠师采用缂丝纹样粉本刻模,因此一开始就显得比较成熟。从釉色来看,金代定窑的釉色与北宋时有所不同,不如北宋时滋润,而带有粉质感,亦显得较为稀薄,突出于器表的纹饰微露白色。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等类,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花纹式样众多,有牡丹、萱花、飞凤、蟠螭、双鱼等,皆典雅妍丽,美奂绝伦。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梅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而颇受人们的青睐。

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用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由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有较强的立体感,装饰题材以花果、莲鸭、禽鸟、浮鸟、云龙等为主。

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唐代定瓷釉薄而洁白,胎釉结合十分紧密,无流釉现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淌,形成泪痕。北宋早期,定窑采用正烧,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笔者曾见过一些定窑白瓷,泪痕方向为横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竹丝刷痕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此为鉴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底足

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由于覆烧的发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表现并不那么完美,足面(圈足与地面接触部分)总是显得不够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抚之,明显地感到凹凸不平,笔者所目见的北宋定窑圈足器无一例外。这种现象十分奇怪,但在鉴定中却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窑圈足器(采用覆烧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征,此为鉴定之关键。

另外,定窑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两种类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见竹丝刷痕,刷痕呈同心圆,而小圈足器则无这种现象,但无论大小圈足,足均极浅,足墙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过肩,几乎无钩手。

变形

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容易发现这一特点。

就目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泪痕现象已可做到,竹丝刷痕亦不难实现,至于器物的变形非人力而可强为,而取决于烧造时的火候、窑位、气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迹。现在只有一点还难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完全出于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够的重视,仍可作为鉴定的一个标准。

瓷器鉴赏

现在市场上已有将曲阳新仿产品作IH后冒充古物的,最近几年曲阳用制工业瓷的一种原料仿制定窑产品,多为灰白色,个别的也有泪痕,釉面半失透,很像定窑产品。

鉴定定窑白瓷主要从以下6点入手:

看造型

品种较为丰富,盘、碗、灯、炉、盒、瓶、枕、乐器等,几乎应有尽有。盘、碗生产量最大。窑址遗存的瓷片中,约有80%均为盘、碗。盘、碗有尺寸较大的,如碗有口径近30厘米的,则为其他窑中少见。瓶的种类亦较多,有直颈瓶、净瓶、梅瓶等多种。枕有白釉孩儿枕、剔花腰形圆枕,另有十余件,均为明代所仿。乐器有白釉和黑釉画花腰鼓,前者早年出土一件,已流散国外。市面上流通的 多半是仿制品。

看胎釉

定窑瓷器多为白胎,尤其宋代产品,几乎都是白瓷胎,胎质十分坚硬。这是因为原料中含氧化铝量较高。不但如此,而且定窑的许多窑具也是白瓷胎,使用的原料与制瓷的原料一样。定窑窑址堆积白花花的一片,自胎窑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种原材料上的使用过度,也是造成后来定窑衰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定窑瓷器釉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宋代白釉颜色偏黄,这是因为,宋代定窑改用煤作燃料,用氧化焰烧成,釉中所含微量铁元素生成三氧化二铁所致。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观察装饰物

定窑瓷器装饰方法有印花、刻花、画花、剔花、金彩等。定窑印花装饰出现于北宋中期,一出现就收到市场的追捧,这在中国陶瓷史上尚有其他实例,如后来元代青花的突然成熟出现等等,均与其特定的环境有关系。古定州石刻艺术发达,缂丝艺术也很有名气。石刻的工艺基础,缂丝成熟的图案,遂使定窑印花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布局工整,成为定窑瓷器中首屈一指的产品,这一特征也是鉴定定窑白瓷的重要依据。

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飞禽、走兽、游鱼为主,人物纹比较少见,仅见于少量的婴戏纹。花卉以牡丹、莲花居多,菊花次之。飞禽以孔雀、凤凰、鹭鸶、鸳鸯、雁、鸭为主,多与花卉组合成布局工整的图案。从图案中,我们也能识别定窑白瓷真伪。

看覆烧工艺

定窑瓷器于宋代曾采用覆烧工艺,其目的一是增加窑内装烧量,二是防止一些大件器皿主要是碗、盘变形。采用此工艺烧造的瓷器,其口缘部位一周均无釉,文献中称其为“茫口”。传世品中有后镶铜口、银口和金口的,其中镶铜口的最多。

观铭文

定窑底款有刻文字的,其中有“官”“新官”“尚食局”“尚药局”“五王府”“食官局正七字”“易定”等多种。上述款识,均是未烧之前刻于胎上的,其中“官”和“尚食局”“五王府”均在窑址中出土过瓷片。此外,定窑传世品中还有宫廷玉工刻款的,其铭文均与宫廷建筑有关,如“奉华”“风华”“慈福”“聚秀”“禁苑”“德寿”等等,其用途十分明显,当为皇宫中分配到各殿中使用的标记。仿制的定窑白瓷则没有这样的铭文标示。

仿品特征

仿定窑始于元代,山西霍县窑即以仿定窑而颇有名气。据明代万历时文献载,有制陶艺人能仿定窑瓷,如周丹泉等,但其传世品目前无法确认。故宫藏有明代仿定窑产品,盘、碗、枕均有,但具体时代难确认。清康熙以后,景德镇有仿定窑产品,釉偏黄,多印花,无竹刷纹和泪痕,极易与真品区分。

参考资料

定窑白瓷鉴定要点 ·历史新知

酱褐釉鸡形套盒 ·CCTV-国家地理-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