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綦江农民版画

綦江农民版画

源于明清年间的木板年画

綦江农民版画源于明清年间的木板年画,作品取材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表现手法在简单传授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当地民族民间美术技法,诸如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木雕、石刻、布贴、挑花、木板年画、剪纸、蓝印花布等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生活气息。作品突现出古朴稚拙,张浪漫的艺术效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中文名

綦江农民版画

源于

木板年画

取材于

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兴起时间

20世纪八十年代

版画发展

綦江农民版画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的农民版画以民间美术的画面构成、人物造型、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等艺术语言作为养料,吸收、消化并注入了新的绘画元素,在不断的探索、选择创造中,綦江农民版画获得了更大的成功。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而这个时期也是綦江农民版画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

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版画家们又开始了贴近生活的创作,《公路开到家门口》、《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下乡》、《医疗卫生下乡》等反映农村乡风文明、物质文明的版画作品,再次受到文化艺术界的关注:这些画作就是一部反映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纪录片,也是中国西部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充满乡土乡音的綦江农民版画,历经春秋,长盛不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綦江人在传承木板年画的基础上,为这门古老的艺术赋予了更加深厚的内涵和艺术语言。"老树绽开新花",綦江农民版画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牛文,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重庆市民间美术展览办公室主任朱宣咸等著名美术家亲临指导与大力支持下,1983年12月9日,"綦江县农民版画展"在重庆夫子池展出并获得成功后,1984年1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随后在全国十八个城市展出,还漂洋过海,在日、美、英、加拿大、瑞士、挪威等14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所到之处深受喜爱,被国内外博物馆广为收藏。

今天,中国美术馆已经收藏70多幅綦江农民版画;荣获了国家级奖励80多幅/次,省市级奖励近100幅/次,綦江农民版画被美术界称为"中国的现代派";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文化局先后授予綦江县"农民版画之乡"的荣誉称号;1988年,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綦江县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日本日中艺术研究会为表彰綦江农民版画取得的成就,派人专程从日本赴綦江赠送了三座金杯。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新华社、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级媒体专题介绍了綦江农民版画。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广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专题宣传綦江农民版画。法国《图卢兹报》、美国黄河电视台和日本《版画世界》杂志等国外媒体也纷纷报道綦江农民版画。

2001年7月,綦江农民版画院成立,标志着农民版画的发展踏上了新的里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綦江农民版画创作正在不断加快发展建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版画注入了新的时代语言。它正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进一步反映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风貌。

2004年12月1日,由市政府副秘书长余恢毅主持召开了"关于加快綦江农民版画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并专门下发了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艺术成就

1985年8月,112幅带着綦江泥土清香的农民版画作品首次远渡重洋,在美国旧金山展出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綦江农民版画又承载了"文化使者"的使命。

綦江农民版画展轰动了美国美术界,也让更多的美国人渴望了解版画里的綦江风情。1985年9月,美国西雅图展览中心董事长丁沃先生等5位美国朋友专程来綦江考察农民版画。丁沃先生一行先后到安稳、石角两镇,亲眼目睹了农民创作版画的过程后赞口不绝。这年11月,在丁沃先生的特邀下,綦江农民版画再次远渡重洋,赴美国西雅图市展览中心展出。美国美术界人士称赞綦江农民版画是"中国的原生态画派",不受任何技法的约束,构图简洁明快,直抒情怀,就像田野里飘荡的牧歌一样动人。

1986年5至9月,綦江农民版画作为四川省的对外文化交流"名片",先后在日本、法国、挪威三国展览。这年的8月,当时的綦江县文化馆长李毅力应日本日中友好协会邀请赴日本访问并举办个人版画展;1988年1月,68幅綦江农民版画应邀到英国爱丁堡市369画廊展销,这次展销活动不仅让英国人亲眼看到了綦江农民版画,还让英国人有了购买收藏綦江农民版画的机会,使31件綦江农民版画"定居"在了英国,这是綦江版画的首批"移民"。这年2月,《编》、《清溪河》等10件农民版画作品,又应邀到阿尔及利亚参加世界民间艺术作品展。

1989年5月,联邦德国施坦克女士和约哈希、里普先生来綦江考察农民版画。8月3日,英国瑞普逊女士一行来綦江参观农民版画。她们的到来,使20余幅优秀的綦江农民版画作品,随着她们"移居"到德国和英国,让更多的了解到了綦江农民版画。1990年12月9日,40幅綦江农民版画应邀到加拿大参加该国举办的《羊年迎春展览》。

2004年7月15日,"中法文化年·图卢兹重庆文化艺术节-綦江农民版画展"在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的马沙德文化中心正式开幕。承载着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綦江农民版画,在法国的"玫瑰城"分外娇艳。法国人民对此次展出报以了极大的热情和较高的赞誉。摄影家、马沙德文化中心主任大列别士先生称赞道:"出乎意料,出乎想象,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中国,真是艺术的中国。"外交官诺威娜女士看完画展后说:"中国农民就是能作画,想象力那么丰富,创作如此大胆,不受约束,通过这些画我看到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2006年5月,在重庆市与日本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20周年的时候,40件綦江农民版画作为重庆代表团的文化交流项目之一,于5月21-25日在广岛市和平纪念公园举办为期五天的开放性展览。40件反映巴渝民族风情和山村风貌的作品,都是綦江农民版画的代表性作品。展览期间,綦江农民版画家李成芝女士同赴日本,进行现场作画表演。此次赴日展出,是进入21世纪以来,綦江农民版画继2004年赴法展出后的又一次海外之旅。

据统计,从1985年到现在,綦江农民版画先后应邀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挪威、阿尔及利亚等20多个国家展出,展出作品1000多件。有10多个国家的艺术团体和友好人士专程来綦江考察过农民版画。如今,綦江农民版画这朵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奇葩,已远渡重洋,香飘世界,深受世界美术界的关注。

地理标志

2005年4月,綦江农民版画申报地理标志。保护綦江农民版画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也使农民版画这一民间艺术成为綦江的文化标志,同时,也成为了重庆市对外宣传的名片。为了更好的繁荣綦江农民版画这一文化品牌,2005年4月21-22日,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文联和綦江县人民政府六家单位联合举办了"重庆·綦江农民版画发展研讨会"。重庆市有关部门领导、国内外美术界专家学者、装饰艺术公司负责人、国内外20余家新闻媒体、綦江农民版画作者代表近100人参加了研讨会。

参会人员就如何繁荣綦江农民版画艺术、綦江农民版画产业发展中有关市场运作、产品包装、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此次研讨会进一步理清了綦江农民版画产业发展思路,明确了方向,找准了方法。会议期间,专家组对綦江农民版画、少儿版画进行了等级评定,评定精品级作品20件,优秀级作品30件,佳作级作品70件。这次研讨会为綦江农民版画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意义深远。

重庆綦江作家雪燃的长篇纪实小说《版画情缘(新浪版)》版画情缘(msn中国版)以綦江农民版画发展的大事记为真实线索,用两代版画家的情感故事为主线,讲述綦江农民版画的发展历程和两代版画家不断探索版画创作,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将版画艺术与文化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不断开拓版画市场,使农民版画这一草根艺术成为大市场中的高雅艺术的过程。

小说中的綦国新和桂玉华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老一代农民版画家的缩影,綦麟和秦思月是新一代版画艺术的继承人,两代人的爱情都缘于农民版画,两代人的思想观点和对版画的执着追求,演释着浓浓的人间真情,读后让人思索,久久不能释怀。

发展

綦江,山川秀美,景观众多,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位于重庆南部。境内有20多个民族聚居,民风民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蓝印花布、扎染、蜡染、木雕、木板年画、石刻、剪纸、挑花、刺绣等是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代表。正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綦江农民版画这一艺术奇葩。

綦江农民版画崛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成都、武汉、南京、苏州、大连等10多个城市举办展览,并应邀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挪威、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有10多个国家的艺术团体和友好人士专程来綦江考察农民版画。迄今为止,己有150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省(市)博物馆、中国驻外大使馆和国外美术馆收藏。1985年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美协、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綦江县“农民版画之乡”的称号;1988年2月,綦江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从2003年起綦江农民版画被重庆市确定为对外文化交流礼品。

2006年5月18日綦江农民版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8年8月28日,重庆市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创意办授予綦江农民版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创意产业基地”称号。

2008年11月28日,我县因农民版画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绘画类)

特殊年代,版画创作寸步难行上世纪6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师生经常到綦江体验生活,从事创作等艺术活动。綦江因此聚集了一大批美术创作人才,为影响、带动一批农民走上版画创作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基础。但尽管如此,从解放之初到改革开放之前,搞创作仍举步维艰。以风景版画着称的姜胜利从小就喜欢绘画,初中毕业后,他到处写生,但因为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绘画写生处处碰壁。

一次,他跑到一座山上去画三江大桥,画未完成,就被人带走盘问,对方怀疑他画桥另有企图。还有一次,姜胜利到东溪写生。东溪革委会允许他画风景,但不允许他画房子。一位家住溪边的老人更是叫年轻人一直盯着姜胜利,不准画他家的房子。老人说,房子破旧,有损当地形象。

兴起之初,村里办起版画创作班。桂焕勇出生在綦江县盖石的农村。14岁初中毕业后桂焕勇便回到农村,拿起了画笔。1983年,农民版画在綦江兴起,三江、石角等乡先后办起了农民版画创作班。那时,文化站只给每个大队配一个进创作班的名额,14岁的桂焕勇没有接到进创作班的通知。创作班开班前,桂焕勇不知从哪里得到了盖石也要举办创作班的消息。开班那天,桂焕勇半夜便起床,打着手电筒,赶了20多里的山路,天还未亮便早早地来到文化站,要求参加创作班。辅导老师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少年竟然对艺术有如此执着的追求,破例同意了桂焕勇的要求。

摸索前行,7个乡成立版画创作组。随着綦江各乡镇都陆续开办了一些农民版画创作班,像桂焕勇一样对版画创作有着巨大热情的农民版画创作者入班接受培训。一些农民创作者最初参加创作班,是想来学点绘画技艺,以便日后能谋生赚钱。而辅导老师最初以年画为创作班的模本,以此传授绘画技法,这样就与学员之间产生了一些分歧。

一些学员便对辅导老师公开表示质疑,“这是糊弄文化站和农民!”创作班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在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上,慢慢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农民版画创作特点的方法。从1983年到1985年,綦江县59个乡中,31个乡的317名创作者参加了版画创作班,共计创作版画1000多件。其中,7个乡成立了版画创作组。

抓住机遇,造访华君武版画轰动京城。20世纪80年代,虽然綦江县从事农民版画的创作队伍越来越大,但綦江农民版画并未引起外界太多的注意、获得美术界大家的认同。

1983年10月,桂焕勇的老师李毅力等綦江农民版画家来到北京。在没事先联系的情况下,李毅力带了十几副画作登门造访中国美协副主席华君武老先生。当时华老正在工作,生人造访,华老脸有愠色。李毅力连忙道歉:“华老,对不起……”华老见访客诚恳,便放下手中的工作翻看李毅力带来的画作。渐渐地,老人的脸色由愠怒转为大喜,被眼前这十几幅画作所吸引。1984年1月8日,当綦江农民版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在京城引起轰动。

走向辉煌,綦江版画院开馆赴法展览。“以前的农民版画创作条件简陋,没有固定的展示场所,现在不一样了。”桂焕勇介绍,2005年6月,被列入重庆市委、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的綦江版画院正式破土动工,同年9月28日落成开馆。綦江版画院占地4.17亩,建筑面积达2825平方米,有展厅、创作室、库房等。2004年,綦江版画赴法国图卢兹参加了中法文化年活动。展览前,当地外交官诺威娜女士一直对中国农民版画半信半疑,展览后,她大加赞赏:“中国农民就能作画,并且想象那样丰富,创作如此大胆,不受约束,这些农民画家,是东方的毕加索、马蒂斯!”

参考资料

綦江农民版画·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