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弓斑东方鲀

弓斑东方鲀

鲀科东方鲀属动物

弓斑东方鲀(学名:Takifugu ocellatus)是鲀科、东方鲀属鱼类。

中文名

弓斑东方鲀

拉丁学名

Takifugu ocellatus

别名

鸡泡、抱锅、河豚、眼镜娃娃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亚纲

鲀形目

鲀科

东方鲀属

弓斑东方鲀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保护级别

(IUCN 2011年 ver 3.1)——近危(NT)

形态特征

背鳍13~15;臀鳍12~13;胸鳍16~18。体长为体高2.7~4.1倍,为头长2.6~2.8倍。头长为吻长2.4~2.6倍,为眼径4.3~5.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9~2.1倍。

体亚圆筒锥形,稍细长,后部渐狭细,尾柄圆锥状,后部侧扁。体侧下缘皮褶发达。头中大,钝圆,头长较鳃孔至背鳍起点距小。吻部钝圆,吻长约等于眼后头长。眼中大,侧上位。

眼间隔宽,微圆突,为眼径2.1~2.8倍。鼻瓣呈卵圆形突起,位于眼前缘上方;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鼻瓣内外侧。口小,前位。上下颌各有2个喙状牙板,中央缝显著。唇较厚,下唇较上唇长,其两端向上弯曲,伸达上唇外侧。鳃孔中大,侧中位,呈垂直弧形,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鳃膜厚,外露,淡色。

体背面自鼻孔后方至背鳍起点和腹面自鼻孔下方至肛门前方均被细小刺,吻部、体侧和尾部光滑无刺。侧线发达,背侧支侧上位;向前与眼眶支相连;前方达吻上方,在鼻孔前方左右支相连,形成吻背支;在鳃孔上方左右横走支相连,形成项背支;眼眶支后部下方向下垂直形成头侧支;背侧支向后延伸至尾柄末端上方;下颌支自口角向后延伸,止于鳃孔后缘下方,腹侧支由胸鳍末端下方始起,延伸至尾柄末端下方。

背鳍一个,位于体后部、肛门稍后上方,近似镰刀形,中部鳍条较长。臀鳍一个,与背鳍几同形,基底与背鳍基底相对。无腹鳍。胸鳍侧中位,短宽,后缘呈微圆形。尾鳍宽,后缘微圆形。体腔大,腹腔淡色。鳔大。有气囊。

弓斑东方鲀的头骨形态类型属于弓斑东方鲀型。头骨骨质薄,质硬而细密,呈白色。中筛骨短而宽,前缘分叉为深凹形。额骨隆起面呈等边三角形,平坦,具几列纵走细刻纹。左右额骨纵走隆起线呈顶尖形,前端向内弧形靠拢,消失于额骨前端,不与前额骨后缘相连,后端向外弧形扩张,达额骨后缘外侧,后缘两侧均具一朝向外斜行的大尖棘。

额骨长显著大于宽。前额骨大,似方型,前缘微凹,前缘中部具一大而明显的嗅神经孔,外侧角成直角,外缘长而平直或微圆突,向后稍扩大。额骨外缘短,约为前额骨外缘的一半。蝶耳骨短而宽,平直向外突出。眶上缘较短,呈向内浅凹弧形,由较长的前额骨和短的额骨和蝶耳骨外缘构成。

生活时体背面呈黄绿色,腹面乳白色。胸斑大,黑色,背面有“一”字形暗绿色横带将左右胸斑相连接,横带、胸斑和背鳍基底黑斑均具橙黄色边缘。各鳍浅黄色。

生活习性

弓斑东方鲀属暖水性小型肉食性底层鱼类,主要栖息于近岸水域,有时亦进入淡水江河及咸淡水河口。有气囊。遇敌害时能使腹部膨胀。捕食小型贝类、小蟹、端足类、细螯虾及藻类碎屑。进入淡水时捕食虾类、蟹、蚌、小鱼苗、水生昆虫幼体,棱角类及桡足类,偶有水生维管束植物及丝状藻类。

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

仅分布于中国、朝鲜和菲律宾沿海。

国内分布:

我国见于南海、东海、台湾沿海和黄海沿海以及与此相连的珠江、九龙江和长江等河口和中下游淡水水域。

繁殖方式

中国黄海怀卵量150000~320000粒,个体大约能到40万粒。产卵期4~6月,鱼群进入江河中下游产卵,产沉性黏性卵,属一次产卵类型。卵径0.9~1.1毫米,细小油球众多。在水温15~19℃静水孵化需要12~14天。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近危(NT)。

主要毒素

弓斑东方鲀卵巢、肝脏有剧毒,精巢无毒,皮肤和肠有强毒,肌肉亦具毒,但毒性较弱。1996年2月6目崇明县某镇一居民外出拾到被人抛弃的几尾河豚及其内脏,带回家中,晚上烹饪4人食用,众人呕吐,口唇发麻,急送医院抢救,1人脱险3人死亡,余下的河豚经鉴定系弓斑东方饨。

参考资料

弓斑东方鲀·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