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沙漠角蜥

沙漠角蜥

爬行科角蜥属蜥蜴

沙漠角蜥(学名:Phrynosomaplatyrhinos)是原生北美洲的中小型蜥蜴,共有三个亚种。具附肢2对,具外耳孔,鼓膜位于表面或深陷。眼具活动的眼睑和瞬膜(第3眼睑)。舌发达,扁平而富肌肉。下颌骨左右两半靠骨缝牢固相联,口的张大有限。以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为食,西方收获蚁占了食性的60-90%,也吃白蚁、甲虫、蟋蟀、草蜢及其他小昆虫。其中沙漠角蜥南部亚种(也称短角蜥)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II保育物种。

拉丁学名

Phrynosoma platyrhinos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爬行纲

蜥蜴目

角蜥科

角蜥属

沙漠角蜥

亚种

3种

中文学名

沙漠角蜥

分布

美国,墨西哥

命名者及时间

Girard, 1852

英文名称

Desert Horned Lizard

基本内容

中文名沙漠角蜥

俗名别名

英文名

拉丁学名Phrynosomaplatyrhinos

地理分布美国,墨西哥。

繁殖方式卵生。

习性栖息于多岩或草稀的砂地,分成2亚种。

体形特征全长7-13公分,头部也具有冠状短角,腹部鳞片平滑,且腹背交界处复有一排须状鳞列。

食性以蚂蚁为食。

​外形特征

北美沙漠角蜥
北美沙漠角蜥

沙漠角蜥全长6.4-9.5cm,属于中型蜥蜴,头部具有冠状短角,腹部鳞片平滑,且腹背交界处复有一排须状鳞列。宽椭圆形的身体,鳞片从上身分散扩大到尾巴尖。背部皮肤有小刺。吻端钝。尖角延伸出的后脑勺,中央的两个角最长。在身体的两侧边缘有一排鳞片,腹部为白色有黑色斑点。

颜色有红色,棕褐色,米色,棕色和黑色相杂,具拟态,通常与所处的当地的土壤和岩石相匹配。脖子处有大块黑色斑点,后面有波浪形暗斑点标记。

分布范围

沙漠角蜥分布图
沙漠角蜥分布图

沙漠角蜥分布于北美洲气候非常干燥的半沙漠地区,北部大盆地沙漠,南部莫哈维沙漠及索诺南沙漠。

生活习性

古德沙漠角蜥
古德沙漠角蜥

栖息于多岩或草稀的砂地,沙漠角蜥有冬眠的习性,气温低时会将身体埋入砂中,晒太阳时会将身体摊成扁平状,以便吸收最大的热能,同时体色可以随温度及环境变化,伪装的技术高明,全身长满棘刺,对一般掠食者来说也有很强烈的吓阻作用,因此角蜥在野外可以说竞争力十足,不容易被淘汰,饲养时同样需要较强的光照。

生长繁殖

沙漠角蜥南部亚种
沙漠角蜥南部亚种

沙漠角蜥的雌雄辩别,可以观察泄殖腔的凸起来决定雄性,在体型上雄性比较瘦小,雌性较肥大。通常在冬眠后进行交配,在五月间产卵,雌性每窝产7-13颗卵,孵化期约50-60天。在同一年当中雌性可以产两窝卵,以小型蜥蜴来说算是十分多产。

亚种分化

(3种)

1.北美沙漠角蜥

2.沙漠角蜥南部亚种

3.古德沙漠角蜥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7年——低危(LC)。

参考资料

沙漠角蜥基本介绍·地球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