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剑鱼

剑鱼

剑鱼科剑鱼属鱼类

剑鱼(学名:Xiphias gladius)是剑鱼科、剑鱼属鱼类,也称箭鱼、剑旗鱼等。一般身长3米,最大身长可达5米,最大重量约650千克,雌性通常比雄性更大。体短壮,尾柄短细,平扁;尾鳍深分叉而有力,尾柄末端上下具深凹;体背及体侧呈黑褐色,体腹侧呈淡褐色。属于大洋性中上层暖水性洄游鱼种,会季节性越冬洄游,夏季向偏冷海域进行索饵洄游,秋季向偏暖海域进行产卵和越冬洄游,一般生活于18-22℃的暖水海域。食物包括其它远洋鱼类、金枪鱼、蜞鳅、飞鱼、鱿鱼和其它头足类动物和甲壳类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有时也出现于冷水海域。2021年,剑鱼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定为近危;CITES尚未评估。1967年《自然》杂志刊载的一份“海中动物的速度比较表”显示剑鱼的游速最快,时速可达130公里。是目前已知游速最快的海洋鱼类。其次,攻击性最强!剑鱼被喻为“海洋中的角斗士”、“海洋捕手”。剑鱼的颌剑异常锋利,当它以百公里的游速冲向目标的时候,具有极其强大的杀伤力,就像一颗活鱼雷一般。在很久以前,当船舶还都是木制的时候,英国保险公司的保险项目中甚至列有“剑鱼攻击船只所受伤害保险”一款。在英国的历史自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遭到剑鱼攻击而受损的船只和剑鱼被船折断的“剑”。

中文名

剑鱼

拉丁学名

箭鱼剑旗鱼青箭鱼丁挽四旗鱼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硬骨鱼纲

鲈形目

剑鱼科

剑鱼属

剑鱼

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保护级别

近危(IUCN标准)

动物学史

剑鱼的演化史可以追溯到“鱼龙”(学名:Ichthyosaurus),这是一种海洋爬行动物,主要生活在中生代和侏罗纪。“鱼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进化,形成了一种叫做“正犀龙”(学名:Eurhinosaurus)的动物。这种动物的喙极长,下颌明显缩短,具有剑鱼的典型特征,所以动物界学界普遍认为“正犀龙”是剑鱼的祖先。1984年,科学家D. Costin在英国萨默塞特发现了一具新的化石,该化石形态特征介于“正犀龙”与剑鱼之间,被认为是属于生活在大约距今1亿9000万年前的“剑鱼鱼龙属”(学名:Excalibosaurus)的唯一种剑鱼鱼龙(学名:Excalibosaurus costini),这种动物是剑鱼已知唯一的演化证据。

同义学名包括:Phaethonichthys tuberculatus Nichols, 1923、Xiphias estara Phillipps, 1932、Xiphias gladius Linnaeus, 1758、Xiphias imperator Bloch & Schneider, 1801、Xiphias kleinii Suckow, 1799、Xiphias thermaicus Serbetis, 1951。

形态特征

剑鱼
剑鱼

剑鱼一般身长3米,最大身长可达5米,最大重量约650千克,雌性通常比雄性更大。在太平洋,发现最大的剑鱼。测量身长平均为1.2-1.9米。大西洋的剑鱼重量通常能达到320千克,但在地中海,成年剑鱼的体重通常不到230千克。 

剑鱼体短壮,尾柄短细,平扁,每侧具一发达的中央隆起脊,无其它小隆起脊。吻部向前延长为扁而尖锐之剑状突出。眼大,齿细小,随着成长而逐渐消失,成鱼则不具颌齿。无鳃耙。第一背鳍基底短,呈三角形,与第二背鳍分离甚远,第二背鳍小,位于体的后部;胸鳍低位;无腹鳍;尾鳍深分叉而有力,尾柄末端上下具深凹。体背及体侧呈黑褐色,体腹侧呈淡褐色。第一背鳍鳍膜暗褐色,余鳍褐色或暗褐色。 

近种区别

剑鱼与同属于剑鱼亚目的旗鱼科鱼类在外观上比较相似,也是人们平常易于混淆的物种。在生产生活中,可以通过外形来将旗鱼和剑鱼进行区分。具体来说,剑鱼的上颌和吻部比旗鱼的更长,可以占据体长的三分之一。同时,剑鱼的上颌截面是扁圆形,更像是宝剑的截面,而旗鱼上颌截面则为正圆形。此外,剑鱼的第一背鳍退化较为明显,第一与第二背鳍之间的间距较大,而旗鱼第一背鳍较长,几乎与第二背鳍相连。 

生活习性

活动洄游

剑鱼属于大洋性中上层暖水性洄游鱼种,会季节性越冬洄游,夏季向偏冷海域进行索饵洄游,秋季向偏暖海域进行产卵和越冬洄游,一般生活于18-22℃的暖水海域,但亦发现其耐温性佳,偶然可发现于水温5-10℃之间的冷水域,仔鱼多出现于24℃以上温度的海域。活动范围很广,一般深度为200-600米,但也有深度大于650米的,最深可达800米,在这中国台湾的东部流经的黑潮海域内很多,居于大洋、深海和近海沿岸。 

捕食行为

剑鱼在白天取食,它们主要以小型硬骨鱼和头足类动物为食。剑鱼会整只吞下较小的猎物,而面对较大的猎物,它们则会用坚硬的上颌左右击打猎物,将猎物击晕或击杀。剑鱼是它们栖息深度范围内的顶端食肉动物,常见的猎物包括其它远洋鱼类、金枪鱼、蜞鳅、飞鱼、鱿鱼和其它头足类动物和甲壳类动物。

剑鱼的捕食策略也十分机智,它们通过在水中上下游动来驱赶猎物上浮和下潜,使得猎物因为光线的骤变而出现短暂的失明,最终难以逃脱剑鱼的猎杀。与此同时,一般的鱼类无法保持自身体温高于周围水的温度,所以在被剑鱼逼入深水后会因温度过低而丧失活动能力。但剑鱼拥有着独立的脂肪组织为核心器官产热,使得它们可以在寒冷深水中保持活动能力,完成捕食活动。 

攻击行为

剑鱼除了会在捕食时攻击猎物,也会在水中活动时攻击对自己具有威胁的物体,其中就包括人类的船只。与攻击猎物时不同,它们在攻击其他物体时会直接用吻部刺向具有威胁的物体。如在二战期间,一艘英国的货船在海上被击穿船底,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德军的鱼雷,直到水手们合力将这个物体抓住,人们才发现这是一条剑鱼。仅凭血肉之躯就能将船体击穿,剑鱼也因此获得了“活鱼雷”的称号。此外,剑鱼也会对水中其他的非捕食关系的生物进行攻击。人们曾在海边发现一条长达4.6米的鲨鱼尸体,其体内残留着一根剑鱼的上颌。由此可见,剑鱼对于海洋内几乎所有生物都是极具威胁的。

剑鱼
剑鱼

分布范围

剑鱼
剑鱼

剑鱼是全球性分布物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主要有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有时也出现于冷水海域,包括地中海、马尔马拉海、黑海与亚速海,纬度范围北纬50°至南纬50°。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海和东海。

繁殖方式

剑鱼
剑鱼

剑鱼在温暖的赤道水域会全年产卵,在较冷的地区于春夏季节产卵。分布在中国台湾的剑鱼通常在夏天8-9月产卵。在地中海、南意大利半岛及西西里岛经常可见剑鱼产卵,在6月到9月,可见到大量剑鱼卵;整个地中海在11月到3月可见到大量剑鱼幼鱼。剑鱼在母体外部受精:即雌鱼产出数百万的活性卵子到水中,然后通过雄性分泌的精子受精。卵的尺寸为1.6-1.8毫米,从受精卵孵化成的幼鱼,只有4毫米长,短吻而多刺。在第一年,幼鱼生长迅速,身长可以达到90厘米。

产卵主要在水域温度不低于24℃的海域,产卵的水体深度介于0-75米,水体盐度为33.8-37.4‰,不同个体间产卵数相差很大。由于耳石非常小,而成鱼的鳞片消失,所以年龄的鉴定很困难,有人曾经从剑鱼鳍条的横切面上的年轮来计算年龄。IUCN记录的寿命大约15年,世代长度估计为6.5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国际大西洋金枪鱼保护委员会(ICCAT)十年恢复计划(1999);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年 ver 3.1——近危(NT)。

种群现状

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剑鱼在1994-2014的20年间至少下降了22%,其中印度洋的种群数量约下降40%,南大西洋约减少45%,西南太平洋约减少58%,地中海地区约下降16%。

2011年IUCN进行风险评定时,在全球范围内,此物种的数量在三代间(约20年)已经下降超过28%。在地中海,其物种保有量在全球范围内已低于10%。2021年IUCN进行风险评定时,其种群数量仍处于下降之中。

威胁因素

剑鱼的主要威胁因素是人类的过度捕捞。它们相对晚熟的生活史使其种群很容易因人类的过度捕捞而遭受巨大威胁。大多数剑鱼都是通过远洋延绳钓渔具捕获的,这会使得大量剑鱼幼体被作为副渔货捕获。即便存在着最小捕获体长限制,但是剑鱼的高钩挂死亡率使得许多剑鱼幼体一经捕获便会死亡,没有机会再被放归海洋。这些因素使得剑鱼种群的增长变得极度困难,最终使得剑鱼种群不断下降。

保护措施

在1980年代,剑鱼的数量曾经因为过度捕捞而减少。此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渔业部在1985年制定了“美国大西洋剑鱼渔业管理计划”,限制了针对剑鱼的捕捞。具体措施包括最小捕获体长限制、年度捕捞限额等。2009年,“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委员会”宣布北大西洋剑鱼种群已完全重建。

主要价值

渔业价值

剑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鱼种。全世界年产量为35000-42000公吨。一般渔法以一支钓或定置网捕获,有些地区以围网或流刺网法。亦是游钓鱼种,通常3-4月及7-12月较常钓到。每年全球大多数的剑鱼捕捞来自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然后印度洋。太平洋的剑鱼渔业捕捞活跃于西北太平洋,以及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的北部、太平洋热带区域的东南部、墨西哥和美国加利福尼亚。

此外,剑鱼的长喙还可以做成工艺品。

食用价值

剑鱼的幼鱼,肉质鲜美,该种鱼类富含脂肪,并含有大量维生素、钾等。人们除了将其制作成生鱼片外,还在利用剑鱼生产冷冻无骨的厚鱼肉块或鱼排,可以应用于更多的烹饪场景,使其销路广开、销量大增。此外,可加剑鱼还可盐成干,长期保存;也可以加工成罐头、鱼肉香肠、鱼肉火腿等。

法国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部门(AFSSA)指出,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未满30个月的婴幼儿不宜食用剑鱼。研究表明,剑鱼等食肉鱼因处于食物链末端,易于集中一种叫做甲基汞的污染物质。该物质会自然地或偶发性地出现在环境中。尽管甲基汞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在食肉鱼体内含量相对较高。低龄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对此种汞的衍生物表现出特定的中毒反应。当然,此类鱼不必完全禁食,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周食用量限制在150克即可,对于未满30个月的婴幼儿是60克。

仿生应用

剑鱼全身从上到下都是在为“如何游得更快”而服务的。不过,真正吸引科学家注意的,不是它流线型的身体,而是那根又长又尖的“剑”,当时的科学家正苦恼于超音速飞机在突破音障时的巨大阻力会将飞机解体,而这根“剑”正是均匀分开阻力的关键。于是,科学家模仿剑鱼的“剑”,在超音速飞机前加上了一根“针”,虽然其长度没有剑鱼那样夸张,但也足以将阻力均匀分摊到机身的各个侧面,使得飞机可以安全突破音障。(注:此处有误,飞机前端“针”为空速管,用于测量空速。突破音障要依靠激波锥。

参考资料

名副其实的海洋三剑客之——剑鱼·青岛水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