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鲻

鲻科、鲻属鱼类

鲻(学名:Mugil cephalus)是鲻科、鲻属鱼类。地方名:白眼、乌头、白眼梭鱼。体长粗壮,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头短,平坦,两侧略隆起。吻宽而短。眼中等大,几被一层厚的脂膜覆盖。眼间距宽阔平坦。鼻孔每侧2个。口下位,作八字形。齿细呈绒毛状,上下颌均有齿。鳃孔较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5。假鳃发达。鳃耙细密。除吻部处,体被大型圆鳞。背鳍两个。第一背鳍由4鳍棘组成,第一鳍棘最长。第二背鳍具1棘8鳍条,位于臀鳍上方。臀鳍有3鳍棘,8鳍条,第二鳍棘最长。胸鳍高位,较宽大,具16-17鳍条。腹鳍位于胸鳍后下方。尾鳍叉形,上叶稍长于下叶,后缘缺刻较深。头和身体背面青黑色。腹面白色。身体两侧上半部有7条黑色纵条纹,背鳍、胸鳍、尾鳍浅灰色。属广温性鱼类,从水温8-24℃的海域均见,主要栖息环境为沿岸沙泥底水域。幼鱼时期喜欢在河口、红树林等半淡咸水海域生活,甚至可到河流中,随着成长而游向外洋。以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及有机碎屑与微藻为食。在中国台湾每年冬至过后,乌鱼会洄游南下产卵,而经过中国台湾海峡,因此有“信鱼”之称。世界各地几乎全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中国台湾四周海域。

中文名

拉丁学名

Mugil cephalus

别名

乌鲻白眼博头乌仔鱼乌头尖头鱼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亚纲

鲻形目

亚目

鲻亚目

鲻科

亚科

鲻亚科

鲻属

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保护级别

无危(LC)(IUCN物种红色名录)

外文名

Sea Mullet

形态特征

鲻

体长粗壮,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头短,平坦,两侧略隆起。吻宽而短。眼中等大,几被一层厚的脂膜覆盖,俗称白眼。眼间距宽阔平坦。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形,后鼻孔裂缝状。口下位,作八字形,口裂小而平横,上颌骨完全被眶前骨所盖,后端不下弯,下颌前端有一凸起可嵌入上颌相对的凹陷中。

齿细呈绒毛状,上下颌均有齿。鳃孔较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5。假鳃发达。鳃耙细密,55-75+67-90。除吻部处,体被大型圆鳞,除第一背鳍外,各鳍均被小圆鳞。第一背鳍基底两侧、胸鳍腋部、腹鳍基底上部和两腹鳍中间各有一长三角形瓣状鳞。无侧线。体侧有纵列鳞42-43。

背鳍两个。第一背鳍由4鳍棘组成,第一鳍棘最长。第二背鳍具1棘8鳍条,位于臀鳍上方。臀鳍有3鳍棘,8鳍条,第二鳍棘最长。胸鳍高位,较宽大,具16-17鳍条。

腹鳍位于胸鳍后下方,短于胸鳍,由1棘5鳍条组成。尾鳍叉形,上叶稍长于下叶,后缘缺刻较深。头和身体背面青黑色。腹面白色。身体两侧上半部有7条黑色纵条纹,背鳍、胸鳍、尾鳍浅灰色。

生活习性

属广温性鱼类,从水温8-24℃的海域均见,主要栖息环境为沿岸沙泥底水域。幼鱼时期喜欢在河口、红树林等半淡咸水海域生活,甚至可到河流中,随着成长而游向外洋。

以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及有机碎屑与微藻为食。在中国台湾每年冬至过后,乌鱼会洄游南下产卵,而经过中国台湾海峡,因此有“信鱼”之称。

鲻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

世界各地几乎全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中国台湾四周海域。 

鲻

国家地区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美属萨摩亚、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豪勋爵勋章、新南威尔士州、北领地、昆士兰州、西澳大利亚州)、孟加拉国、巴哈马、巴林、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巴西、英属印度洋领地、保加利亚、柬埔寨、喀麦隆、加拿大、开曼群岛、智利、中国、关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古巴、塞浦路斯、科特迪瓦、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斐济、法国、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加蓬、冈比亚、格鲁吉亚、加纳、直布罗陀、希腊、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约旦、肯尼亚、基里巴斯、科威特、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耳他、马绍尔群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摩纳哥、黑山共和国、蒙特塞拉特、摩洛哥、巴勒斯坦国、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瑙鲁、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纽埃、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皮特凯恩、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留尼汪岛、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多哥、托克劳、汤加、美国(夏威夷群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美国本土外小岛屿、瓦努阿图、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越南、英属维尔京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西撒哈、也门。 

繁殖方式

鲻

繁殖发生在海洋中,从7-10月。雌鱼产卵500-700万个卵,卵中有明显的卵黄。它们在7-8岁时性成熟。

详细观察到的一个产卵聚集区由五条鱼组成:一条雌鱼和四条雄鱼。雄性会压在雌性上,这是因为整个群体都在缓慢地向前移动,面对着相当强的潮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4年 ver 3.1)——无危(LC)。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主要价值

鲻

由于其食物链短,生长迅速,且有广盐性,能在淡水、咸淡水、海水中生活,故为沿海很好的增养殖对象。已为中国台湾、南海、东海沿海的主要养殖品种。

每年冬季是主要渔期,可用流刺网、围网、定置网等渔法捕获,为高经济价值鱼种,母鱼鱼卵可干制为乌鱼子,价格昂贵,俗称“乌金”,是桌上佳肴,雄鱼精巢亦可供食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