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大翅鲸

大翅鲸

须鲸科大翅鲸属的一种动物

大翅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是须鲸科大翅鲸属的一种动物,又称“座头鲸”,是非常活跃的大型鲸,素以壮观的跃身击浪,鲸尾击浪与胸鳍拍水而知名,也是极易鉴别的鲸。

中文名

大翅鲸

拉丁学名

Megaptera novaeangliae

须鲸科

大翅鲸属

形态特征

独特的尾鳍通常从远处就可以分辨出来;近距离观察时,多突瘤的头部,以及长的胸鳍不致误认。然而,没有两只大翅鲸是完全相同的,其尾鳍腹面的黑,白花色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独特;因此专家能够借以辨认,并为全球数千头个体命名。在繁殖区内的雄鲸素以能唱出动物界最长且复杂的歌曲而闻名。捕鲸人已经屠杀超过100000只大翅鲸,虽然有些族群似乎正在复育中,但是现存的数量只占原来的一小部分罢了。

行为

可能会一连跃身击浪,鲸尾击浪以及胸鳍拍水数次。经常浮窥;会侧卧或仰卧,将一只或两只胸鳍举到空中。对船只有些惧意,但也可能非常好奇。游泳缓慢;潜水通常持续3至9分钟(有时可达45分钟),之后喷气4至8次,间隔约为15至30秒;在繁殖区,两次潜水之间通常会喷气3至6次。当竞逐雌性伴侣时,雄鲸可能变得非常强悍。摄食技巧变化多端。

别名

座头鲸(日文“座头”义为乐器“琵琶”,用来指鲸背的形状。

雄/雌

头顶与下颚有节瘤,头部侧看颇修长,背部呈蓝黑,黑或暗灰色,体型大而粗壮,背鳍前方有明显的隆起,矮钝的背鳍基部宽大(个体差异明显),雄性可能有打斗留下的伤痕(通常在背鳍附近)尾鳍背面呈蓝黑或黑色,下颚末端附近有圆形隆起,头部可能有藤壶造成的环状小疤痕以及白色的斑纹,喉腹褶有12-36道,间隔颇大,胸鳍非常长,前缘有节瘤,胸鳍的背面通常呈黑色,腹面则呈白色,腹面可能完全呈黑色或白色,但通常为局部白色,尾干相对而言算窄,宽大的尾鳍后缘不规则,有许多节瘤。

鲸须

每侧270-400长须鲸的鲸须最长可达70至90厘米,宽度可达20至30厘米。鲸须和头部一样,具有罕见的不对称色调:右侧前1/4至1/3的鲸须呈白,乳白或黄白色,期于的右侧鲸须与整个左侧则都呈暗灰色(经常间杂着黄白和蓝灰色的条纹)。鲸须刚毛比蓝鲸的软,呈黄白至灰白色不等。

左侧的所有鲸须都呈暗灰色。

胸鳍

大西洋大翅鲸胸鳍两面通常都呈白的,有些则有黑色条纹。太平洋大翅鲸胸鳍的背面通常呈黑色,腹面则呈白色。初生4-5米,成年11.5-15米

尾鳍

中央凹刻明显,后缘呈不规则的锯齿状,尾鳍有黑白花色斑块(有个体差异)。

鲸尾扬升

大翅鲸尾鳍的后缘带有节瘤,且腹面具黑白斑纹,非常独特。

摄食

大翅鲸的摄食技巧是所有须鲸中最多样,且最壮观者。它们穿越包含磷虾或鱼群的水团,大口吞食者,甚至会拍动胸鳍或尾鳍来震慑食饵。但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摄食技巧莫过于“气泡捕鱼法”:先在鱼类或磷虾群下方绕圆游行,从喷气孔喷出气体,使之形成直径达45米,包围食饵的气泡网。接着张开大口,从下方穿越其中心游向海面。气泡网通常会在海面显现一圈或一道圆弧泡沫。

头部

鸟瞰大翅鲸,头部宽阔且相当浑圆,约占体长的1/3。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喙形上颚(喷气孔前方)以及下颚的大部分有一连串节瘤。节瘤的数目与位置因个体而异。高尔夫球大小的节瘤是毛囊,中心长有约1至3厘米长的粗糙毛发,可能具有某种感觉功能。

2个喷气孔明显,不明显的单一纵脊从喷气孔延伸至吻尖附近,节瘤从气孔分布到喙端,除了沿着隆脊外,也见于身体其他部位,喷气孔前卫突起,鲸须在比例上算短而宽:最长可达70-100厘米;最宽可达30厘米,鲸须颜色通常从黑色至橄榄棕色不等,但是偶尔会带点白色;通常也会有灰白色的刚毛,下颚末端附近的圆钝突起似乎会随着年龄增长,喉腹褶。

喷气

喷气非常清楚且独特呈树丛状,高度可达2.5至3米;与其高度相较,宽度也显得有些大。

下潜程序

1.喷气孔前卫与喷气孔首先浮现海面。

2.当背鳍出现时,独特的斜背与海平面形成浅浅的三角形。

3.躯体拱起,形成更高的三角形,此时背部的隆起特别清楚。

4.随着尾鳍没入水中,尾干明显拱起,并翻滚下潜。

5.当大翅鲸将下潜角度变陡时,尾干会降得更低,并持续向前翻滚。

6.大翅鲸潜得更深时,尾鳍开始浮现海面。

7.潜水时,尾鳍多会高举出水;但在浅水区则不然。

栖息环境

动机栖息在高纬度,冷水海域的摄食区,夏季停留在低纬度,温水海域的繁殖区;并在两地数千公里间迁徙。似乎至少可以分成十个不同地区的亚族群,但显然有些混合;不过南北半球的族群绝不会混合。北印度洋的族群可能为定栖性,也可能往返于南极。大西洋东北的族群仅余数百头。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栖息在大陆沿岸或海岛附近,在浅水海岸摄食及繁殖,但会横渡大洋。

生活习性

跃身击浪的程度从完全跃离海面,到悠闲地浮升不到一半的躯体不等。大翅鲸通常以背部着水,但是偶尔也会浮现背鳍并以腹部击水,这时通常伴随着激烈的呼气。有资料显示在强风下的繁殖区,以及某些特定地区较常见到跃身击浪;中午时分则为高峰期。五道喷水水柱,大翅鲸的喷气非常独特,但形状会因个体,风况以及之前潜水的时间长度而有所差异。以体侧浮升出水,长胸鳍伸展有如巨大的翅膀,拱起背部进行半转体,以背部着水,溅爆出水雾。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黄海:辽宁(海洋岛)、山东(石岛),东海:福建(福清)、台湾(基隆、高雄),南海:广东(惠阳)、海南(文昌、琼海)、台湾(恒春);

国外分布: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半球。

参考资料

大翅鲸·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