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绦虫病

绦虫病

寄生虫疾病

绦虫寄生于人体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

中文名

绦虫病

就诊科室

传染科

概述

绦虫病是猪肉绦虫或牛肉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疾病,绦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猪肉绦虫散发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地方性流行区仅见于云南;牛肉绦虫于西南各省及西藏、内蒙,新疆等自治区均有地方性流行,本病的流行和饮食习惯及猪、牛饲养方法不当有密切关系,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成虫在人肠内寿命由数年至20年。

病因

绦虫病的病因,主要是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牛肉、猪肉所致。

绦虫所致的病变,主要是吸食人体水谷精微以及扰乱脾胃运化,从而引起腹胀、腹痛,甚至消瘦、乏力等症。

流行病学

1、传染源:人是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终末宿主,故宾馆是猪带绦虫病和牛带绦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从粪便排出猪带绦虫卵或牛带绦虫卵,分别使猪或牛感染而患囊尾蚴病。鼠是短膜壳绦虫的保虫宿主因此,鼠和人是短膜壳绦虫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猪带绦虫病和牛带绦虫病是因食生或未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或牛肉而受感染。这与饮食习惯有关,亦可因生尝肉馅或生肉与熟食同一砧板与炊具,造成熟食被污染。短膜壳绦虫病则以儿童居多。

3、人均易感性不分性别与年龄均可感染。猪带绦虫病与牛带绦虫病以青壮年维多,男多于女。短膜壳套抽并则以儿童居多。

4、流行情况:牛带绦虫病主要流行于西藏、四川、广西、新疆、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且常呈地方性流行。东北、华北、河南、云南、内蒙古、上海等地猪带绦虫病多见,且多为散发。短膜壳绦虫主要见于华北和东北地区。

病理生理

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以小钩和(或)吸盘钩挂和(或)吸附在小肠粘膜上,引起局部损伤及炎症。多条绦虫寄生

偶可导致不全性肠梗阻。短膜壳绦虫的蚴虫寄生在小肠粘膜内可引起微绒毛肿胀。其成虫则可灶性出血与浅表溃疡等病变。寄生人体的绦虫大量吸取诉诸的肠内的营养成分,可造成病人营养不良、贫血等。虫体的代谢产物可能对诉诸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临床表现

症状轻微,常因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而就医。由于虫体吸取人体养料并刺激肠壁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使部分病人的腹痛、腹胀、腹泻、恶心、乏力等症状。牛肉绦虫节片常自动由肛门排出。引起轻微肛门部搔痒,猪肉绦虫活动力常弱,孕节常数节相连地自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病程早期血嗜酸性粒细胞可轻度增加,白细胞总数多无变化。

2、粪便检查可用直接涂片或集卵法查绦虫卵,查获虫卵可确诊为绦虫病,但不能鉴别虫种,因为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虫卵极相似,镜下亦难于区分。

3、妊娠节片检查采用压片法检查,可见猪带绦虫妊娠节片类,子宫分支为7—13个,呈树枝状;而牛带绦虫则为15—30个,呈对分支状。

4、其他近来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用于绦虫病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诊断

根据有吃未熟猪、牛肉史,粪便中发现白色带状节片或查到虫卵即可确诊。肛门拭子检查牛肉绦虫卵的阳性率较高。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卵在形态上甚难区别,须获孕节或头节才能作最后鉴别。

治疗

1、槟榔、南瓜子合用、槟椰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麻痹作用,能使全虫麻痹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使头节和未成熟节片麻痹,故疗效欠佳。

南瓜子能麻痹牛肉绦虫的孕卵节片,单独应用疗效亦不佳,与槟榔合用治疗牛肉绦虫治愈率较高,治疗绦虫病时都采用两药合用。早晨空腹南瓜子仁粉60~120克,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槟榔60-90克,水煎1小时)再过半小时服泻药。一般在3小时内即有完整活动的虫体排出,少数患者可能于下午或次日排出虫体。

2、灭绦灵(Niclosamide氯硝柳胺)氯硝柳胺原为杀灭钉螺的药物,但对猪肉及牛肉绦虫均有良好疗效。临床上也用以治疗绦虫病,抗虫效果较槟榔南瓜子为优。

本药可抑制绦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反应而杀死其头节和颈节,死亡的虫体随粪便排出。

剂量为空腹先服1克,隔1小时再服1克,服药时将药片充分嚼碎吞下,而饮水量应少,使药物在十二指肠上部即达较高浓度。二小时后服泻药。小儿剂量减半。

本品副作用少,但因对虫卵无作用,当虫体在肠内被消化而释出虫卵时,虫卵可逆流入胃及十二指肠,猪肉绦虫则可因此引起囊虫病,故主张治疗猪肉绦虫病时,应先服止吐药以防呕吐,并服泻药使死亡节片在未被消化前即迅速排出,此药应连服2天。

3、吡喹酮(Praziquantel)为新型广谱抗蠕虫药,除有抗血吸虫作用,也是一个高效抗绦虫药,吡喹酮杀绦虫的原理尚未阐明,可能有促进Ca进入虫体,从而引起虫体肌挛缩,产生痉挛性麻痹,成人剂量0.5克,儿童0.2-0.3g顿服,1小时后服泻药,效果良好。

4、仙鹤草:用根芽全粉30-50克,服后不需给泻剂。亦可用草芽浸膏,鹤草酚单体或鹤草酚粗晶片,但应服硫酸镁导泻。

绦虫病
绦虫病

5、甲苯咪唑:成人200mg一天二次,连服三天,驱绦虫率约为80%。

6、丙硫咪唑:对绦虫也有较好疗效,剂量是每天400mg,连服6天。

不论应用何种驱虫剂,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驱虫后均应留取24小时全部粪便,淘洗检查头节以确定疗效。查得头节表现治疗成功,未查得头节,并不表示驱虫失败,因头节不一定在治疗的当天排出,也可能驱虫药物使虫节破坏或变形而难于辨认。

②治疗猪肉绦虫病时,应先服止吐药,以免虫卵反流入胃,进入小肠,孵化成为六钩蚴,进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分布全身,发育为囊虫,形成皮下和肌肉囊虫病,脑囊虫病,眼囊虫病等。

③治疗后观察3个月,对又排节片或虫卵者则应复治。

注意事项

1、坚持饭前便后洗手。

2、不吃"米猪肉",不吃生肉和未煮熟的肉。食物生熟要分开,刀、菜板、菜盒用开水洗捌后使用。

3、服药后大便应坐在温水盆上,便虫自然排出,不要牵拉,以免拉断,虫排后要细致检查有无头节,如无头节,1个月后应重复治疗。

预防及调摄

开展卫生宣传,纠正吃生肉的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严格肉类检查,禁止含有囊虫的肉类出售。此外,应对炊事人员进行宣传,须将肉类煮熟烧透,菜刀与菜板应生熟分开。

加强肉类检查,不准出售米猪肉或有囊虫的牛肉,不吃未熟的猪肉与牛肉,应彻底治疗绦虫患者,搞好粪便管理,加强猪、牛管理。防止牲畜受绦虫感染。

1.治疗病人:在普查的基础上及时为患者驱虫治疗。

2.管理厕所猪圈:发动群众管好厕所、建圈养猪,控制人畜互相感染。

3.注意个人卫生:必须大力宣传本病的危害性,革除不良习惯,不吃生肉,饭前便后洗手,以防误食虫卵。烹调务必将肉煮熟。肉中的囊尾蚴在54℃经5分钟即可被杀死,切生熟肉刀和砧板要分开。

4.加强肉类检查:搞好城乡肉品的卫生检查,尤其要加强农贸市场上个体商贩出售的肉类检验,在供应市场前,肉类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处理。猪肉在-12~-13℃环境中,经12小时,其中囊尾蚴可全部被杀死。

在防治中要加强领导,农、牧、卫生、商业部门密切配合,狠抓综合性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到防治见效。

预防调护:

彻底治疗病人,减少以至消除传染源。不吃未经煮熟的猪、牛肉。加强屠宰工作管理,发现含有绦虫的猪、牛肉,要经严格处理后再出售。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类便污染草地、水源,以杜绝人畜感染。

参考资料

绦虫病·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绦虫病·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