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胁

汉语汉字

胁(拼音:xié),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肉(后写作“月”)劦(xié)声。“胁”本义指从腋下至腰上的部分,引申也指肋骨,又引申指旁侧。由于两胁夹于两臂之下,故“胁”又引申为逼迫、强迫之义。

中文名

拼音

xié

繁体

部首

五笔

ELWY

仓颉

QYO

郑码

BKSC

笔顺

撇、横折钩、横、横、横折钩、撇、点、点

字级

一级(编号:1191)

平水韵

入声十七洽(xié),去声二十九艳

总笔画

4 4

四角码

7423₀

统一码

80C1

笔顺编号

35115344

注音字母

ㄒㄧㄝˊ

造字法

形声字

字形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异体字

*脇、䏩、脋、愶、𦛕

字源演变

形声字。“胁”的繁体字写作“脅”,它是由“肉”与“劦(xié)”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肉”是形旁,表示它与身体有关;“劦”本义是众人合力之义,在这里是声旁,指示读音。图1为战国文字,与小篆(图2)相比少写一个“力”。汉隶或改上下结构为左右结构,而作“脇”(图5)。简化字则在“脇”的基础上参照“协”将两个“力”省作两点,写作“胁”。

“胁”的本义是腋下肋骨所在的部分。胁处于人体的两侧,故称为两胁。由于两胁是夹于双臂之下的,有夹持之义,所以“胁”又引申为逼迫、挟持。

“胁”还有收敛的意思,一般认为假借“翕”而来,也可视为夹持的引申。这个意义在现代只保留在成语中,如“胁肩谄笑”。“胁肩”就是收肩,收肩则肩上耸,所以一般解释为耸肩。

详细释义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身躯两侧自腋下至腰上的部分。

《仪礼‧特牲馈食礼》:“长胁二骨短胁。”

《庄子‧秋水》:“蛇谓风曰:‘予动吾脊胁而行,则有似也。’”

唐·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肋骨。

rib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羹臛法》:“用羊胁六斤,又肉四斤,水四斤,煮。出胁,切之。”

旁边。

side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石长丈三尺,广厚略等,着崖胁,去地百余丈,民俗名曰石鼓。”

宋·苏轼《东坡志林‧雪堂问潘邠老》:“苏子得废园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

动词

挟持。

coerce

汉·荀悦《汉纪‧高帝纪三》:“胁燕定齐,南拥楚人之兵数十万之众。”

逼迫;强迫。

force

《尚书‧泰誓中》:“朋家作仇,胁权相灭。”

《荀子‧富国》:“强胁弱也,智惧愚也。”

胁迫;胁从;威胁;裹胁

收敛。

shrink

《汉书‧王莽传中》:“动静辟胁,万物生焉。”

《汉书‧吴王刘濞传》:“胁肩絫足。”

胁肩谄笑;胁肩累足

恐惧。

《礼记·郊特牲》:“故天子微,诸侯僭;大夫强,诸侯胁。”

通“拹(搚)”。折;拉。

《管子·大匡》:“使公子彭生乘鲁侯,胁之,公薨于车。” 按,《公羊传‧庄公元年》作“搚干而杀之”。搚,同“拹”。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肉部】虚业切(xié)

两膀也。从肉劦声。

说文解字注

两膀也。《广雅》曰:“膀,胠,胉,胁也。”按,许无胉字,胠下云:“亦下”者析言之,不与《广雅》同也。膀言其前,胠言旁迫于肱者。又按,《周礼》豚胁谓之豚拍,《仪礼》牲体胁谓之两胉,注曰:“今文胉为迫。”许此部前后皆无胉字,是则郑从古文胉,许从今文迫也。膀亦假旁为之,《考工记》:“旁鸣,蜩属”是。

从肉,劦声。虚业切,八部。

广韵

許欠切,去釅曉‖劦聲談1部

脅,妨也。許欠切。二。

虚業切,入業‖劦聲盍1部(xié)

脅,胷脅。虚業切。九。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部】胁;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6。

(xié)《唐韵》虚业切。《集韵》《韵会》迄业切,並音熁。《说文》:两膀也。《玉篇》:身左右两膀。《广韵》:胷胁。《增韵》:腋下也。《周礼·天官》:醢豚拍鱼醢。注:拍为膊,谓胁也。《晋语》:重耳过曹,闻其骈胁,欲观其状。

又《正字通》:牲体,前为代胁,中为长胁,后为短胁。

又《正韵》:迫胁,以威力恐人也。《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疏:其被迫胁而从,距王师者,皆无治责其罪。又《泰誓》:胁权相灭。疏:假用在上之权命胁之。

又《诗·秦风》:游环胁驱。传:胁驱,愼驾具,所以止入也。又敛也。《前汉·王莽传》:动静辟胁,万物生焉。注:师古曰:胁,收敛也。

又责也。《公羊传·庄二十五年》:以朱丝营社,或曰胁之。注:胁之,与责求同义。

又胁盾,盾名。《管子·幼官篇》:兵尚胁盾。注:象时物之闭盾,或署之於胁。

(xiàn)又《广韵》许欠切。《集韵》虚欠切,並音搚。妨也。

(xī)又《集韵》迄及切,音吸。胁肩,竦体也。或书作脇。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x

i̯ăp

王力系统

h

ǐap

董同龢系统

x

jăp

周法高系统

x

jap

李方桂系统

h

jap

西汉

东汉

jap

jap

南北朝

齐梁陈北周隋

業乏

jɑp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x

i̯ɐp

拟音/王力系统

h

ǐɐp

拟音/董同龢系统

x

jɐp

拟音/周法高系统

x

iɑp

拟音/李方桂系统

x

jɐp

拟音/陈新雄系统

x

ǐɐp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五十七酽

开口呼

三等

次清

许欠切

xjɐm

入声

三十三业

开口呼

三等

次清

虚业切

xjɐp

集韵

去声

五十七验

开口呼

三等

次清

虚欠切

xiɐm

入声

二十六缉

开口呼

三等

次清

迄及切

xiep

入声

三十一业

开口呼

三等

次清

迄业切

xiɐp

礼部韵略

去声

虚欠切

入声

迄业切

参考资料

·新华字典

·汉典

·汉语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