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鲜黄小檗

鲜黄小檗

小檗科小檗属植物

鲜黄小檗(学名:Berberis diaphana Maxin.)是小檗科,小檗属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幼枝绿色,老枝灰色,茎刺三分叉,粗壮,叶坚纸质,叶片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花簇生,偶有单生,黄色;外萼片近卵形,内萼片椭圆形,花瓣卵状椭圆形,浆果红色,卵状长圆形,5-6月开花,7-9月结果。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青海。生长在海拔1620-3600米的灌丛中、草甸、林缘、坡地或云杉林中。鲜黄小檗果实可食用。根和茎含小檗碱,供药用,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并可提取小檗碱。

中文名

鲜黄小檗

拉丁学名

Berberis diaphana Maxim

别名

黄檗、三颗针、黄花刺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毛茛目

小檗科

小檗属

鲜黄小檗

命名者及年代

Maxin、1877

植物学史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的图1535应是Berberis diaphana var.tachiensis Ahrendt.此变种与Berberis diaphana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近总状花序。已将此变种并人Berberis aemulans Schneid.。Ahrendt根据花单生而确立的变种Berberis diaphana var.uniflora Ahrendt,但其模式标本Wilson2865间有2-3花簇生。故并入Berberis diaphana。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3米。幼枝绿色,老枝灰色,具条棱和疣点;茎刺三分叉,粗壮,长1-2厘米,淡黄色。叶坚纸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4厘米,宽5-16毫米,先端微钝,基部楔形,边缘具2-12刺齿,偶有全缘,上面暗绿色,侧脉和网脉突起,背面淡绿色,有时微被白粉;具短柄。

花2-5朵簇生,偶有单生,黄色;花梗长12-22毫米;萼片2轮,外萼片近卵形,长约8毫米,宽约5.5毫米,内萼片椭圆形,长约9毫米,宽约6毫米;花瓣卵状椭圆形,长6-7毫米,宽5-5.5毫米,先端急尖,锐裂,基部缢缩呈爪,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4.5毫米,药隔先端平截;胚珠6-10枚。浆果红色,卵状长圆形,长1-1.2厘米,直径6-7毫米,先端略斜弯,有时略被白粉,具明显缩存花柱。花期5-6月,果期7-9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青海。生长在海拔1620-3600米的灌丛中、草甸、林缘、坡地或云杉林中。

繁殖方法

选地:鲜黄小檗种子萌发力强,在土壤中极易扎根,对育苗地要求不严格,沙壤土、轻壤土、栗钙土、黑钙土中均能正常生长,耐轻度盐碱,在pH为8-9、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地中都能生长,未见不良反应。

整地:在大田内以水平带状整地方式效果最好,育苗地要深翻25-30厘米,反复耙,使土壤细腻。

土壤处理:4月下旬至5月上旬阶段将深翻的土壤耙碎,施入基肥30吨/公顷。施375千克/公顷的硫酸亚铁粉或5%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洒在土壤中翻10-15厘米,可改良土壤酸碱性,供给苗木所需可溶性铁质。

做床:鲜黄小檗种子细小,苗床不宜太大。可做成半高床,宽1-1.5米、长6-10米,中间留宽10厘米、深20厘米的步道,用于浇水和除草。施225千克/公顷锌伴磷粉剂,预防地下害虫。在播种前15天,用2-3%硫酸亚铁溶液消毒,并灌足底水。

育苗

选种:待9月中旬种子成熟后,选生长良好,果实繁盛,无病虫害的健壮灌木,人工采种,采集期可以延伸到11月果实脱落前。采回的种子首先水洗、揉搓、去果酱,然后放在通风、干燥地方晾晒,过筛除杂质,晒干后装入麻袋。注意防潮、防虫。

种子处理:由于小檗种子有长期休眠的特性,所以采用低温层积催芽。初冬,把选取的小檗种子用50%甲基硫菌灵500倍溶液浸种消毒4小时后洗净,与3-4倍种子量的湿沙混合。选取土壤疏松、排水良好、背风的地方挖坑贮藏。贮藏时先在坑内放一层湿河沙(约5-10厘米即可),将种子和湿沙混合,将混合的湿沙和种子放入坑中,用土覆盖住。播种前取出种子,将种子用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分种后,捞出后以等量细砂拌入进行催芽,用麻袋覆盖,每天洒水1次,使种子微湿即可,并上下翻动,早晚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必要时早晚生火,提高室温,当种子1/3吐白时立即播种。

播种:⑴播种时间:鲜黄小檗播种最好选在4月中下旬及5月中上旬,以出苗不受倒春寒的冻害为原则,尽可能做到早播种、早出苗,增强苗木的抗性,保证苗木安全度过夏季高温。⑵播种方式:播种用撒播、条播均可,但要便于田间管理,以条播为宜。⑶播种量:播幅宽3厘米左右,行距20厘米左右,开沟深2厘米,播种量为225千克/公顷。播种深度1.0-1.5厘米为宜,每穴播种3-5粒。

育苗类型:育苗类型以大田育苗类型为主,播种时将催芽的细沙和种子均匀地撒在播幅上,播种后及时用过筛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易。播种后不需覆盖,适量用洒壶洒水,出苗期保持床面湿润。

苗期管理:浇水种子出土前,每天检查种子周围土壤水分状况以及种子芽尖情况,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干湿程度,每天洒水1-2次。以土壤不积水、不干燥为原则。1个月后,幼苗长出数个侧根后即可用大水浇灌(阴雨天除外),以床面不干裂为宜。8月中下旬苗木生长缓慢,木质化加强,且鲜黄小檗后期喜阳耐干旱应少浇水。

栽培技术

施肥:鲜黄小檗为贫瘠性树种,在贫瘠和干旱土壤中,幼苗都能健康生长,抗性强,不会造成幼苗大量死亡,存活下的苗木,2年的保存率还可以达到100%。因此,整地时只要多施有机肥,生长期施少量氮肥就可以。追肥可在苗木生长盛期进行,一般在6-7月可追施氮肥1次。

除草:期间应加强苗木的除草工作,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和除了的原则。且应在雨季以前,将杂草全部除净,做到苗地无杂草。除草可用手工除草,也可用草甘膦、扑草净等药剂除草。

病虫防治

幼苗出土后用百菌清或波尔多液喷洒1次,防治病虫害侵染。8月中下旬苗木生长缓慢,木质化加强,发现有病虫害危害幼茎、叶、根部情况,及时施药杀虫。出苗前每隔5天喷施一次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200-1400倍液,以防止幼苗立枯病。小檗叶易感白粉病,病原为白粉菌目子囊菌属的真菌,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溶液3000-3750克/公顷喷施叶面,每周喷施一次。

主要价值

鲜黄小檗果实可食用。根和茎含小檗碱,供药用,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并可提取小檗碱。

参考资料

鲜黄小檗·植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