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盛康镇

盛康镇

湖北省谷城县乡镇

谷城县盛康镇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邻庙滩镇、南接赵湾乡,西与南河镇接壤。北和石花镇交界,距县城12.5公里。辖区版图面积270.9平方公里,所辖27个行政村及1个居委会,总人口6.59万人,地势南高北低,山区、丘陵、平原相间,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山场广阔,矿藏丰富,林茂粮丰。素有“金龙宝殿”之称。

中文名

盛康镇

所属国

中国

所属市

湖北省,谷城县

面积

270.9平方公里

人口

6.59万

特色产业

盛康酱煲肉

乡镇概况

盛康镇
盛康镇

盛康镇辖村委(社区)28个:大王庙村、当铺村、三官庙村、刘畈村、艾畈村、绿洼村、凤凰村、甘坪沟村、陈家湾村、蒋岭村、莲花石村、贾庙村、付湾村、柳铺村、周湾村、张蓬村、双堰村、庙子头村、黄岗村、王家井村、后营村、土岭村、姜梁村、小沟村、筒车村、凉水村、竹园社区、前后街社区。

总人口66349人,其中男性41500人。全镇生产总产值3.99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65亿元、1.44亿元、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或下降)5%、6%、8%;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4:4:2调整为4:3:3。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0.54亿元,经济作物0.045亿元;渔业0.015亿元。农产品总产量:粮食29538吨(其中小麦7502吨、水稻16772吨),油料作物1899吨,瓜果500吨,肉类6100吨,水产品310吨,禽蛋418吨。

盛康镇
盛康镇

全镇税收289万元,财政收入1252万元,支出12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32万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镇个体工商经营户1350户,经营总额650万元,税金50万元。

特色经济发展情况:特色农业初步显现。在养殖业上,引进山东肉牛育肥新品种、新技术,开发了以当铺村为主的养兔小区,百头以上的养牛户达到了6家,规模化的蛋鸡养殖也正在兴起,三元杂交良种生猪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在种植业上,加强了优质粮、优质油菜制种基地建设,全镇建立优质稻基地1万亩、优质油菜制种基地3000亩。成功引种70亩改良葛根,盛康当铺无核密桔、油桃、川香米首次上了包装,进了超市。

工业经济逐步壮大。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推介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全年共引资4900万元(其中县外4700万元,县内200万元)。兴建了刘台水电站;改组了原金兴棉纺厂,组建了金满盛纺织公司,实现了产销分离;盘活了已停产的棉织厂,成立了俊竹布业有限责任公司;兴建了盛康木板厂;新增了1家矿产公司和王家井、当铺、竹园等三家新型建筑材料加工厂。

建置沿革

镇政府驻地盛康,原是粉水中游一个重要码头,从隋朝起,这里即为乡村贸易市场。远古时代,这里荒无人烟,野草丛生,黑虎出没,原名谓之“黑虎峪”,明朝成化年间发大水,南河与黄土河汇合处的三角地带变成了冲击小平原,由于南河北岸古山突出迫使粉水在此由北向南急转东流,造成断岸千尺的陡坑,因此地居民以盛姓较多,故名为“盛家坑”,简称盛坑,沿用迄今。

清朝中叶,盛坑已形成商业集镇,且为房、保、谷水陆运输土特产和农副产品贸易的重要码头,素有“金龙宝殿”之称。镇内有“一殿两馆三寺庙,四合八井银水浇”,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曾在盛康雷祖殿屯兵整举。

大革命时期,李实、高如松、余益庵受中共鄂北特委派遣来盛康进行革命活动,先后吸取了李晓葛、李陶庵、李麟、黄宋镒、付春泉、付伯绩、黄宗友等十一名革命骨干,播下了革命火种。1926年在雷祖殿建立了中共谷城县第一个党支部,成为鄂西北革命斗争较早的地区。1927年春,盛康地下党领导人高如松、黄宗友等发动群众,建立了区农民协会和十四个村民协会,入会农民达一万余人,同时建立了农民武装即农民自卫军。

农历三月初八,盛康农民自卫军一举歼灭了驻扎在前方武昌庙的国民党建国军旅部。有着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盛康镇,至今还流传着“巧袭建国军,活捉敌刘昆”的故事。1928年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举行了震惊鄂西北的盛康、石花、谷城三次大暴动,动摇了反动派在鄂西北的统治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直属鄂西北区党委领导的铁大工厂在盛康建工,一九四O年又在雷祖殿开办了纺纱厂,大王庙办起了织布厂,根据党的指示制定了“平时生产、培养干部、战打游击”的办厂方针。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5月28日盛康解放,同时成立谷城县第三区人民政府,1948年7月至1949年5月,中共桐柏区委、中共汉南工作委员会机关和书记廷发、中共谷城县委机关都驻在盛康。这一时期盛康人民为解放鄂西北提供了粮食、棉花、布匹、军服等大批支前物资。盛康人民在历史革命战争中,同全国人民一道,英勇奋斗,流血牺牲,不屈不挠,为最后摧毁蒋家王朝贡献了力量。

1950年盛康街划为县辖镇;1953年仍为第三区;1956年7月,全县撤区建乡,盛康为付湾大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新生活人民公社;1960年公社改为第三区,下辖盛康街、付湾、黄岗、当铺、南河、龙滩、温坪、小沟等八个公社;1975年9月撤区并社,把温坪、龙滩、当铺三个公社划出,盛康区改为盛康人民公社;1981年盛康镇定为社辖镇,1984年3月2日撤社合镇,小沟、南河划规南河区,当铺合并盛康镇;1985年7月,小沟复归盛康镇管辖;1987年9月25日撤区建乡(镇),当铺划出,盛康镇仍为盛康镇。2001年3月,当铺镇与盛康镇合并为盛康镇。

地质土壤

石灰岩
石灰岩

境内地质,有远古时代石灰岩,也有年轻的第四纪黄褐色粘土以及近代河流冲积物。海拔在500~800米左右的谷南低山地段为震旦纪和寒武纪的石灰岩;海拔在800~1200米的原当铺乡的全部是犬牙交错的白垩纪——第三纪红砂岩、第四纪黄土以及底砾岩等。沿南河的沙土地为近代河流冲积物。

镇内土壤分为4类:

黄棕壤土类。第四纪黄棕壤,母质为第四纪黄褐色粘土,主要分布在镇内的缓丘地带。红砂岩黄棕壤,母质为白垩纪——第三纪红砂岩,主要分布在盛康、当铺等丘陵地带。黄棕壤性土(简称石渣子土),母质为各种岩石残积物和坡积物,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的上部和顶部。

石灰土类,属震旦纪、寒武纪灰岩、泥质条带灰岩母质发育而成的一种土壤,富含碳酸盐,分布于小沟、甘坪等地。

潮土类是近代河流冲积物发展而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南流域下游河流汇集区的扇形地带,在垂直河流方向上依次分布着流土型、壤土型和粘土型土属。土层深,质地适中,呈中性偏碱。种植历史悠久,熟化程度高,通气性好,宜耕性强,土地利用率高。

水稻土类,水稻土类土壤或母质,经人为长期耕种水稻,逐渐发育而成的一种特殊土壤类型,在镇内分布最广,遍及各个村,主要集中在平原和丘陵地区。

地形地貌

石圣山
石圣山

盛康镇属山区镇,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由南向北倾斜走向的为荆山山脉余脉,由西向东沿南河走向属武当山余脉,东北有小丘山拦断,四周群山环绕形成盆地状。粉水横穿境内,把盛康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山区,群峰起伏,山谷纵横,沟壑交错,多为岩石。最高点天空山,海拔1100米。山区日照少,云雾多,温凉湿润,多产油松、水杉、泡桐、香椿、板粟等优质树木以及天麻、当归、黄连、火龙根等珍贵药材。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北部平原丘陵,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多产香茶、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小麦、大米为主,最低点王家湾,海拔90米。

经济发展

盛康镇
盛康镇

盛康坚持加强引导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在认识上“放胆”,政治上“关心”,发展上“放手”,政策上“放宽”,确保全镇民营经济发展上新台阶。2009年,全镇工业及民营经济实现总产值48300万元,同比增长20%;实现销售收入47400万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利税3650万元,同比增长19.3%。

一是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积极贯彻落实现行的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全民招商、大员招商、专班招商,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格局,力争全年招商引资5000——8000万元,兴建过5000万元的企业3家。

二是在园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规划建设盛康纺织工业园和食品工业园两大园区,重点培植建筑建材、纺织化工、汽车配件、食品加工四大产业,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全镇工业产值翻一翻,突破1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总数达到10家;有1至2家企业产值超过亿元。

三是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全镇2009年拟新建工业项目4个,即水电开发项目,利用白水河水利资源投资200万元,兴建一个三级小水电,装机6个100KW,当年投产2个机组,新增产值200万元;汇东镁业生产项目,计划投资7500万,到位3000万,完成3000吨镁或多元合金产品生产,新增产值5500万元;生态保健苦瓜茶加工项目,计划投资300万,年内建成保健苦瓜茶产品生产线;

耐火材料生产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四川山清集团农产品加工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完成以盛康酱制品生产为主的农产品开发。生态养殖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成华牧业、金田园公司为主,建成艾畈刘畈当铺养殖小区、后营黄岗王家井养殖小区、付湾龙堰养殖小区等3个养猪小区和贾庙养牛小区。

特色产业

盛康酱煲肉

酱煲肉
酱煲肉

在谷城县盛康镇有一种美食,当地人一提到这种美食,自豪与惋惜的表情会相继出现。自豪的是:“这是小镇,来这儿专门吃这道菜的人可不少。”在该镇几家餐馆的院内就可发现不少外地的车辆。他们惋惜的则是这道菜已经被襄樊市区的一家宾馆注册了。这道菜就是盛康酱煲肉。

当这道菜出现在餐桌上时,会着实让人惊叹:满满一盘子约1厘米厚、7厘米长、5厘米宽的肥瘦相间、色泽嫩黄的肉出现在面前。“别看它个头吓人,吃起来绝对不腻,因为它的做法很特别。”当地人热情介绍。夹一块肉入嘴后没有肥腻的感觉,只觉不硬不烂,不油不腻。“这道菜的主料是猪后坐部位的肉,要求肥瘦比例为一比二。

如此,一头猪的可取料也就十分有限,自然添了珍贵。作料中的豆瓣酱要用农家晒制的,而炖锅必须是土质的。然后,大火煮开,文火烹之,这样才能做出地道的味道。再配以白色的葱节、红色的辣椒,这道菜的色香味就出来了。”

这道菜在过去是镇上家家会做的一道菜,人们并不认为它有什么特色,也没有名字,在上世纪80年代,当地人胡太和在小镇开了一家小店,起初生意并不好。有一天,店里来了几个外地客人,问他有什么特色菜,他马上突发奇想,报出了酱煲肉的名字。随后,胡太和挽留住客人,用两个小时精心制作出了盛康酱煲肉。客人吃后,交口称赞。

因为有了这道菜,胡太和的生意越来越好。随之,在该镇做这道菜的人家也越来越多。后来,许多人又把这道菜带到了外面。该镇的一位负责人说,就这样,盛康酱煲肉成了该镇的一张名片。

盛康酱煲肉的传说

相传,周文王的幼女不顾父王的反对,下嫁给布衣盛生。文王很恼火,王后却认同了女婿。一天,盛生上门,王后亲自为女婿煲出一锅肉来。盛生吃后,还学会了制作技法,把它传给了众乡邻。后来,酱煲肉便成了当地丈母娘款待女婿的特色菜。

油桃基地

油桃
油桃

当铺村油桃基地位于当铺村三组,基地面积25亩,2001年由镇中心学校下属的成校投资5万元兴建,2003年承包给柳铺村村民柳正波经营。基地油桃是从老河口引进的新品种,具有成熟早、口感好、宜保鲜、价格高的特点。2005年初见成效,油桃产量2500公斤,市场价为4元/斤,实现产值2万元。2007年产量实现翻番,达到5000公斤,实现产值4万元。

矿产资源

硅石矿
硅石矿

盛康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为积极开发矿产,造福于民,盛康镇一九八七年成立了矿产公司,负责矿产开发管理和销售。主要矿产有以下几种:

(一)硅石矿:主要分布筒车、小沟、程湾、凉水四个村。一九八五年经省地质八队勘测,藏量4亿吨以上,仅凉水泉村就可提供B级储量的硅矿600万吨,含二氧化硅97%—99%,现已开采1万吨。

(二)重晶石矿:主要分布在旁田、苏庄、晾甲山三个村,一九八O年二月下旬,经省地质五大队勘测,藏量50万吨,含钡量94—98%,现已开采1.5万吨。

(三)白云石:主要分布筒车、小沟、程湾三个村,经县矿产部门普查,测算藏量2亿吨,含镁量21%。

(四)磷矿石:主要分布龙堰村的银矿山和黑虎寨,藏量5万吨,平均含磷量16—18%。

(五)铁矿:分布于程湾村、鸡窝村,藏量约5万吨,含铁量36—40%。

(六)晶墨玉石矿:主要分布于小沟、旁田、苏庄三个村,藏量150万立方,成材率80%以上。

一九八七年,小沟在修矿产公路时,还发现有水晶石,(已发现一块10-20公分长)

精神文化

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

盛康镇坚持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着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切实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建立一家农民服务中心。围绕建设和谐盛康目标,充分发挥镇直部门在建设新农村中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职能作用,挖掘、整合各类资源,建立了镇委主导、村级参与、部门服务的农民服务中心,各村相应成立农民服务站,明确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由农民服务中心成员单位常年轮流为农民提供理论、科技、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各成员单位共进村开展活动200多次,搜集处理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受益群众5000余人。

培训一批文艺骨干。镇文化服务中心牵头,利用多功能文化活动厅,聘请县专业艺术教师和民间艺人,举办以舞蹈、电子琴、交谊舞、老年健身舞等为主要项目的文体培训班6期,培训文艺骨干250余人。同时,利用多功能文化活动厅和镇文化宫广场,每晚7时至9时由文艺骨干组织居民跳交谊舞和健身舞等,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了居民的夜生活。

举办一次歌咏比赛。积极响应全县K歌大赛活动,认真筹备,周密策划,精心组织,于7月中旬在镇文化宫广场成功举办了由30余名选手参加的谷城K歌大赛盛康赛区选拔赛,镇区及周边1000余群众到现场观看比赛,4名选手参加了复赛,选拔2名选手到县参加决赛,并取得了较好名次。

建立一个文化图书室。镇文化站投资2000多元,购买涉及种、养、加等科普图书500余册,建立了镇文化站图书室,常年对群众免费开放。

开办了一家农民书屋。切实加强村级农民服务站建设,在条件较好的当铺村开办了全县首家农民书屋,争取县文体局捐赠价值2.5万元的科技图书。

开展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在县文体局的指导下,组织专班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收集整理周湾村打狮子、黄岗村旱船、竹马子等民间技艺和龙王泉、古神柳等民间传说12篇。

参考资料

盛康镇·资料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