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三杯茶

三杯茶

图书

《三杯茶》是2009年1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葛瑞格·莫顿森和大卫·奥利佛·瑞林。

书 名

三杯茶

作 者

葛瑞格·摩顿森、大卫·奥利佛·瑞林

原版名称

Three Cups of Tea

译 者

黄玉华(译)、严冬冬(校译)

ISBN

9787807027157

类 别

纪实文学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第一版)、南海出版公司(全新插图版)

出版时间

2009年1月

作者简介

Greg Mortenson

葛瑞格·摩顿森凭《三杯茶》与村上春树分获2007年第11届桐山环太平洋图书奖。

他1958年出生在明尼苏达,3个月时随父母到坦桑尼亚,十几岁又回到美国。他原是登山家,1993年,他因救援同伴,攀登乔格里峰失败,后被巴尔蒂人救起,从此和当地人结下情缘。为兑现给巴基斯坦穷困的村庄建学校的承诺,他辛苦奔走,历时12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了60余所学校。他目前是中亚协会负责人。

David Oliver Relin

大卫·奥利佛·瑞林,是个游历世界的专栏作家,其作品曾获奖无数。

译者:黄玉华,英国牛津大学比较文学暨普通语言学哲学硕士、波士顿大学行为神经科学博士。

校译:严冬冬,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珠峰火炬手。

编辑推荐

葛瑞格·莫顿森是一位登山爱好者。1957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早年随支援非洲的父母生活于坦桑尼亚。1993年,为纪念早逝的妹妹,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途中发生意外,在巴基斯坦巴尔蒂人的全力营救下死里逃生,从此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情缘。2006年,他将自己这段经历,以及十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书:战乱地区的孩子稚嫩而赤诚的心灵、贫困的巴尔蒂人朴素而深沉的情感,令千百万不同肤色的读者为之震撼。

作品鉴赏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一个人,一个承诺,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实践。

摩顿森把一次旅行化作了一个生命的承诺,从而改变了他在路途中所遇见的人的命运,并把这些美事通过文字将看似不相干的人拉在一起,娓娓道来,作者朴素的心便很快让你跳进《三杯茶》的友情世界里去,令你也嗅到茶的清幽香味。他教晓我们爱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有了爱,他才在黑暗中看见星辰。这是一趟非比寻常的旅程,在这旅程上,不仅有他的脚步,也可以有你我的脚步,我们愿意与摩顿森一起结伴同行吗?

专业书评

“令人震惊的情感与承诺。”——《时代杂志》:2006年度亚洲之书

“当代最令人震惊的故事之一。不只是作者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建校的艰辛令人颤动;它还证明了,具有良善本性与正确抉择的‘一个人’,真的可以改变世界。”——NBC资深主播

“对很少得知中亚生活的人们来说,这是扣人心弦的第一手报道。”——华盛顿时报

“令人神魂颠倒‘充满悬疑性,成功的描写愤怒以及难能可贵的友谊,这本书将会赢得许多读者的心。”——出版人周刊

“太迷人了……真希望美国政府决策者,也能读这本书。”——美国读者

“戏剧化、冒险、迷人与行动的故事。”——读者

《三杯茶》这是一本堪供借镜反躬自省的好书,我们能为我们的孩子做什么?我们能送给我们的孩子最宝贵的礼物吗?我相信读了这本书,会让我们深思谦卑反省,“顽廉懦立”。是的,波斯俗谚:天空越暗的时候,你越能看到星辰。只要我们肯择善固执,“莫忘初衷,善爱善爱|”。——李素珍

《三杯茶》是一本好书,我看的爱不释手,我也一直梦想着有一天有能力的时候,可以为家乡盖一栋图书馆,但作者却是在穷苦潦倒的时候,去实践这个承诺,还碰上一群不可爱的人,这不禁让我回想再三,是什么样的力量,什么样的人,可以有如此的高度与坚持……——陈昭珍

这是一本教人停不下来的书。在“帮k2山区小孩建学校”的号召下,有癌症的科学创业家,浑身酒气的绑匪,都像卡通人物一样,英雄式的登场、退场。

这本书带我们看见石头中长出学校,更提醒我们重视女孩的教育。如果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印度银行家尤能,特别鼓励妇女贷款,因为,他们都看到女性地位比以前更重要。自信的女性会促成整个家庭向上,让沏茶的手捧起手本,也阻拦了拿刀枪的手,何其动人,又何其有效!

而这些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张力,竟然,只是源于素朴的“三杯茶”。——贺陈旦

我们知道一颗苹果里有几粒种子,但我们不会知道一粒种子会生出多少苹果。三杯茶的热情种子,让摩顿森种下更多爱与希望的种子,藉着这本书,让我们播下爱与希望的祝福。——卢苏伟(《看见自己的天才》作者)

《三杯茶》一 失败

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山脉,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区间,耸立着六十多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们仗恃无可企及的高度,恣意绽放着荒野的美丽。

除了雪豹和羱羊,这片荒瘠的冰地少有生物穿越。因此,直到20世纪来临,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对外界仍是个传说。顺着乔戈里峰的山势向下,在加舒尔布鲁木峰群四座凹槽状的塔形花岗岩峰和大川哥岩塔群之间看似致命的石刀上,长达六十二公里的巴托罗冰川朝印度河谷上游的方向缓缓流动着。仿佛生怕惊扰了雄伟静立于天地间的岩峰冰层,这冰川仅以每天十厘米的速度移动,让人难以察觉它在前进。

时间是1993年9月2日。葛瑞格·摩顿森觉得自己走得比冰川也快不了多少。跟他的巴基斯坦高山协作一样,摩顿森穿着处处是补丁的土黄色“夏瓦儿卡米兹”。脚上那双笨重的黑色登山靴似乎正自顾自地把他往冰川下带。两旁是高耸的冰塔林,仿佛千万艘坚冰船队上罗列张扬的船帆。

摩顿森以为,他随时都可能追上队友史考特·达斯尼,然后他们一起返回文明世界。他想象达斯尼正坐在前方的大卵石上,开着玩笑抱怨他走得太慢,而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迷了路:他偏离了冰川的主道,而巴托罗冰川上游的小道宛若迷宫。他原打算向西走到艾斯科里村落,找辆吉普车带他下山,却不知道自己正一路向南,在错综复杂的冰塔林间越绕越远,而再往前就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士兵相互炮击的火线区域。

摩顿森原本不会这么漫不经心。他会格外关注生死攸关的信息--比如,他的攀登装备、帐篷和所有食物都在协作穆札佛的背包里,尽管他也会留意身边惊心动魄的景色,但不会让穆札佛离开自己的视线。

1909年,当时最伟大的登山家,可能也是那个年代对巍峨山景最具鉴赏力的行家阿布鲁兹公爵,在带领意大利登山队攻顶乔戈里峰未果后,来到了巴托罗冰川。阿布鲁兹被群峰环绕的天地大美所震慑。“走遍世界高山,要找到能与之媲美者难矣。”他在日志中写道,“这是个冰川和峭岭的世界,难以置信的景色,不仅让登山家为之震撼,也会让艺术家为之惊叹。”

当太阳西沉,没入木孜塔格峰锯齿状的花岗岩顶峰,山影也掠过河谷东侧,移向加舒尔布鲁木峰刀刃般的巨大山壁。然而,摩顿森再无心观赏这震慑人心的景色。他饱受惊吓的心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情绪俘获了--失败。

摩顿森把手伸进“夏瓦儿”口袋,拨弄着小妹克莉丝塔生前常戴的琥珀念珠项链。

老家虽在明尼苏达,但摩顿森生长在非洲坦桑尼亚,父母在那里担任

作者简介

Greg Mortenson

葛瑞格·摩顿森凭《三杯茶》与村上春树分获2007年第11届桐山环太平洋图书奖。

他1958年出生在明尼苏达,3个月时随父母到坦桑尼亚,十几岁又回到美国。他原是登山家,1993年,他因救援同伴,攀登乔格里峰失败,后被巴尔蒂人救起,从此和当地人结下情缘。为兑现给巴基斯坦穷困的村庄建学校的承诺,他辛苦奔走,历时12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了60余所学校。他目前是中亚协会负责人。

David Oliver Relin

大卫·奥利佛·瑞林,是个游历世界的专栏作家,其作品曾获奖无数。

译者:黄玉华,英国牛津大学比较文学暨普通语言学哲学硕士、波士顿大学行为神经科学博士。

校译:严冬冬,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珠峰火炬手。

参考资料

三杯茶·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