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走马疳

走马疳

常发于小儿的口腔黏膜病

走马疳,又称走马牙疳,中医病名。是一种发展迅速,危险极大,常发于小儿的口腔黏膜病,其主要症状是牙龈红肿,腐碎出血,继则龈腐骨露,齿牙脱落,直至穿腮蚀唇,由于其证危急,蔓延甚速,状如走马,故名走马牙疳。多因湿热壅盛、正虚邪盛、余热邪毒、邪毒内陷所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坏疽性口龈炎。

中医病名

走马疳

外文名

noma

别名

坏疽性口龈炎、痧后牙疳、走马牙疳风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常见病因

湿热壅盛,正虚邪盛

常见症状

牙龈红肿,腐碎出血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3-6岁小儿。

病因

湿热壅盛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日久酿湿生热,蕴于脾胃,湿热相搏,上熏于口而发病。

正虚邪盛

素体虚弱,脾胃受损或大病久病之后正气大衰,无以固护健运,又饮食不节,或禀受外邪,致湿热邪毒乘虚壅聚于口而发病。

余热邪毒

多因麻疹、伤寒、疫喉痧、痢疾病后,余毒未清,余热搏结于颊龈而发病。

邪毒内陷

病后失治误治或正气虚极无力抗邪,致毒邪内陷,危及生命,齿落无血,腮崩唇破,神昏谵语等,多为不治之证。

总之,饮食不节,脏腑虚损,致湿热壅盛,毒邪积聚,上注于口。

诊断

诊断原则

1、常发病于3-6岁小儿。

2、多有麻疹、白喉、猩红热、支气管肺炎等急性病史。

3、以发病急骤,充血水肿,迅速大片肉腐齿落,腐尸样恶臭,穿腮破唇为特点。

4、临床可见初、中、后三期。

诊断依据

1、常发病于3-6岁小儿。

2、多有麻疹、白喉、猩红热、支气管肺炎等急性病史。

3、以发病急骤,充血水肿,迅速大片肉腐齿落,腐尸样恶臭,穿腮破唇为特点。

4、临床可见初、中、后三期。

鉴别诊断

仅牙龈及口腔粘膜坏死,溃疡面覆灰白或黄色假膜,糜烂面易渗血,口腔疼痛,并有特殊而强烈的臭味,唾液增多,粘如稠丝,颌下核肿大,压痛明显。

治疗

1、硬结青紫坚硬者,芦荟散外敷患处。

2、穿腮破唇的后期,外贴青莲膏清除坏死腐肉。

3、腮颊腐烂穿溃者,可外用牛黄生肌散。

预防措施

1、合理饮食,加强营养。

2、保持口腔清洁。

3、进流质饮食,防高温,对高热病重患儿应格外注意。

参考资料

走马牙疳·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