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卢浚泉

卢浚泉

全国政协委员

卢浚泉,字子惠,1899年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县,是卢汉的叔叔。国民党陆军少将(1948年铨叙)。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8期、黄埔军校轮训班毕业。1979年9月20日在昆明病逝。卢浚泉,生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四年)。1925年讲武学校毕业后出任黄埔军校(教育长王柏龄)第三期学生总队(总队长严重)步兵第1大队(大队长郭大荣)第5队(代队长李强)中尉区队长。1930年5月调任第98师第3旅(旅长孙渡)第6团(团长陈钟书)中校营长。1932年3月所部编入第10路军第1旅(旅长刘正富)第1团,升任上校团长。

本名

卢浚泉

子惠

出生日期

1979年9月20日

中文名

卢浚泉

生平

卢浚泉,生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云南昭通人,字子惠。彝族。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十八期步兵科毕业。

1925年讲武学校毕业后出任黄埔军校(教育长王柏龄)第三期学生总队(总队长严重)步兵第1大队(大队长郭大荣)第5队(代队长李强)中尉区队长。

1926年1月升任军校入伍生第1团(团长郭大荣)第3营(营长李靖难)第11连上尉连长。

1927年7月调升国民革命军第98师(师长卢汉)参谋处少校参谋。

1929年4月调升第10路军(总指挥龙云)军官候补生队(辖三中队)中校队长。10月调任第98师(师长卢汉)军事教导队中校队长。

1930年5月调任第98师第3旅(旅长孙渡)第6团(团长陈钟书)中校营长。

1931年3月调任第10路军(总指挥龙云)卫士大队中校大队长。

1932年3月所部编入第10路军第1旅(旅长刘正富)第1团,升任上校团长。

1934年2月调任补充第1大队上校大队长。

1935年10月所部改编为近卫第1团,改任上校团长。

1937年2月22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9月所部编入滇黔绥靖公署(主任龙云)近卫旅(辖两团),升任少将旅长。12月兼补充第1大队大队长。

1938年5月17日辞去大队长兼职。7月20日兼任军士第1大队大队长。8月23日复兼补充第1大队大队长。

1940年5月近卫旅改称步兵第1旅(辖三团),仍任少将旅长。

1943年6月步1旅改编为暂编第18师(辖三团),升任少将师长。

1945年2月19日晋任陆军步兵上校。6月4日升任第93军(辖暂编第18师、暂编第22师)少将军长。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

1946年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

1948年6月22日升任第6兵团(辖第93军、骑兵第3军)中将司令官兼锦州警备司令部司令。9月22日晋任陆军少将。10月15日在辽宁锦州战败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关押于哈尔滨监狱,后转入北京功得林监狱。

1959年12月特赦释放后派任政协云南省(主席刘明辉)秘书处专员。

1978年2月当选全国政协(兼主席邓小平)委员。

1979年9月20日在云南昆明病逝。享年八十岁。

主要作品

着有《锦州蒋军被歼回忆》,《昭通文史资料选辑 第四辑》。

大事年表

1899年生于云南省昭通县炎山。

1922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八期。

1924年入黄埔军校轮训班。后留校任第三期学生队区队长、入伍生第一团第三营连长、营长。

1927年回云南任第九十八师中校参谋、第十路军总指挥部军官候补生队大队长。

1930年调任第九十八师第三旅第六团营长,参加了对广西的作战。

1931年升任第十路军卫士大队大队长。

1933年任云南补充大队大队长。

1935年所部改编为近卫第一团,任团长。

1936年参加防堵红军作战。

1937年升任近卫第一旅旅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率近卫第一旅守备滇南前线。

1941年所部改编为暂编十八师,任师长。

1943年任第一集团军第一路军指挥官。

1944年所部改编为第九十三军,任军长。抗战胜利后赴越南受降,任河内警备司令。

龙云被迫离开云南后,奉命率部开赴东北作战。

1948年3月兼任锦州警备司令。

1948年6月晋升第六兵团司令官。

1948年10月15日锦州被解放军攻下,卢突围失败被俘虏。被俘后关押于北京功德林战犯改造所。

1959年被特赦释放,任云南政协秘书处专员。

1978年任全国政协委员。

1979年9月20日,在云南昆明病故。享年八十岁。

传记

卢浚泉,云南昭通炎山人也。父彝人,佚其名。浚泉少孤,未及生而父已卒。家寒母久病,无资以养。卢汉为浚泉侄而年相仿。汉母怜之,遂养于家,视同汉。浚泉故与汉厚笃,如手足焉。及冲龄,与汉同入学,识文字。民国七年,考入昆明成德中学。越三年,毕业。浚泉遂有从军意。十一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八期。

浚泉好学绩优,有才略,师友称之。十三年,被举入广州黄埔轮训。后,留校为第三期学生队区队长。历除入伍生第一团第三营连长、营长。

十六年,归滇。为滇军第九十八师中校参谋,隶汉节制。寻,龙云组讨逆军,以浚泉为第十路军总指挥部军官候补生队大队长。时,曾泽生为大队副,潘朔端为中队长,为浚泉佐翼,操练士卒,以爱民安国为己任。浚泉尝立《吃饭歌》铭牌于营前,其辞云:“这些饭食,人民供给。我们应该,为民努力。帝国主义,人民公敌。救国救民,吾辈之职。”浚泉又改军中正步、跑步之口令为“奋斗牺牲”。士卒感之,遂明忠信。又办《新武力》校刊,启发人思。寻,或阴以上书告变,言浚泉等言行悖逆,几于赤化。蒋公遣王柏龄入滇,巡按验审。柏龄至,逮浚泉等系狱。又召龙云、卢汉至,严令遣散候补生队。云、汉惧,诺之。及柏龄去,浚泉等方得出。云、汉令重聚前众,号为第九十八师军事队,复以训练,事乃解。

浚泉为人,明达公允。时,候补生队诸卒,多选毕业于军校者,因是材质多美。忠勤守纪者,荷以重任。跋扈违令者,鞭挞逐出。浚泉每语众云:“有兵不练,与无兵同。练而不精,与不练同。”驭军束卒,严谨有道。治军之策,严行律令,明于赏罚。言出法随,有威可畏。因是人皆悦服。又令诸卒筑公路,建营房,灭蚊蝇,驱疫病,倡体育,强素质。后,候补生队竟为滇军主力,屡有战勋,浚泉力也。

十九年,调授第九十八师第三旅第六团营长。二十年,龙云为讨逆军第十三路军总指挥。以浚泉为卫士大队大队长。后,浚泉以其部分营而戍,镇河口、个旧、腾永诸要隘。二十二年,云授浚泉滇省补充大队大队长。二十四年,云改其部为近卫第一团,以为亲信侍卫。二十五年,共军贺龙、任弼时率部入滇。云以孙渡为第三纵队司令官,率滇军阻之。浚泉奉旅长张冲令,狙共军于寻甸普渡河。贺、任军遇狙,遂遁去。浚泉亦引军还,归镇昆明。二十六年,云扩近卫第一团为近卫第一旅,晋浚泉为旅长。浚泉掌军,号令严明,纪律肃然。云尝检阅近卫旅,讶以整肃,树为滇军模范。嗣后滇军卫戍检阅,皆以浚泉部为仪仗。后,国府军政部长何应钦视察滇黔,观军容,深为赞叹。

抗战中,云以近卫第一旅入第一集团军,隶总司令卢汉节制,镇守滇南。三十年,上改编其部为陆军暂编第十八师,以浚泉为少将师长。继卢汉为第一集团军第一路军司令官,部辖暂编第十八、第二十、第二十二师,掌兵数万。三十三年,上又改其部为第九十三军,以浚泉为军长,晋中将。三十四年八月,倭贼降。浚泉随汉入越南,至河内受降。初,有朱家壁者,为浚泉旧隶,后为共谍。后,其上遣归云南,归潜滇军。时,浚泉为暂编第十八师师长,与家壁善,授以军官训练处主任,颇为信倚。后,荐为第一方面军特务团团长。时,蒋公与云不睦,潜将除之。或又举发家壁事,因电令云、汉速逮家壁等一干人犯,并速解重庆。浚泉与汉谋,托以严刑拘问。又亲为电白云:家壁自归滇,并无异动,愿以身家为担保。又以下属三少将联名具保家壁无罪。蒋公时冀除云,虽知其诈,故暂按不发。十月,云事败,收归渝。蒋公恐再激滇人怒,竟置家壁等不问,故得免。

滇省既平,国府以关麟征为昆明警备司令,代杜聿明镇昆明。麟征素骄悍,不如聿明恭谨。浚泉因与之有隙。寻,国府令滇军移镇关东,讨共军。令孙渡、曾泽生等皆受关东司令官聿明节制。浚泉闻令,怒曰:“前在滇省,麟征为陕人。今赴关东,聿明又为陕人。滇军之上官,竟皆为陕人耶?”

反,如浚泉言。

国朝十年,蒙特赦出监,授浚泉政协云南省秘书处专员。二十九年,为全国政协特邀委员。

三十年九月,卒于昆明,年八十。

浚泉发妻李松筠,继配李松屏。子女五,皆成人。长子邦正,得父荫为全国政协常委。

史臣曰:浚泉滇中名将,望重于边,操持军务,颇得令名。逐鹿关东,守御危城而尽竭力,是亦忠勤于守者云。

参考资料

卢浚泉详细资料大全 ·历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