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东山风动石

东山风动石

福建省东山景点

东山风动石是福建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风动石在东山县铜陵镇东南隅岣嵝山东麓,塔屿在铜陵镇东侧。以风动石为中心,加上铜山古城、塔屿和西面的九仙顶、南面的马銮湾,构成独特完整的。

中文名

东山风动石

外文名

Dongshan FengDongShi

地理位置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岛东北部铜陵镇

开放时间

全年 07:00-18:00(最晚入园17:00);木栈道18:30关闭

门票价格

188元

著名景点

风动石

别称

兔石

所在地区

福建省

级别

国家4A级景区

建议游玩时间

3-4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冬季最宜

建议路线

厦漳大桥

景点简介

座落在东山古城东门海滨石崖上的素的东山风动石,一直是岛上人民最引以为荣、视如珍宝的自然奇观,是旅游者最喜爱的美景之一。东山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古代文人誉为“天下第一奇石”,现在它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

人们常说,到了闽南,不到东山,是一件憾事;而到了东山,不到风动石,则更是一大憾事。的确如此。这风动巨石耸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宽44.47米,长4.46米,重约200顿,上尖底圆,状似仙桃,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

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摇晃起来,但又不会倒下。人们站在风动石下面,有一种惊险的感觉,叹为天下奇观,故名“风动石”,诗曰:“风吹一石万钧动”。

历史

附近的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东、南、北三面临海,西面直达九仙顶,因依傍铜钵、东山两个村庄,故各取一字名之。城墙为花岗石砌成,长1903米,高7米,城堞有864个垛口,东西南北各有城门,西南二处建有城楼,为环山临海的水寨。

风动石上有明永历戊子(1648年)秋巡抚路振飞题刻的“铜山三忠臣:黄道周、陈瑸、陈士奇”。盘石右侧有明代霞山居士题写的“东壁星晖”四个大字,左边竖起石碑由明水师提督程朝京题诗。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戚继光在此全歼倭寇;崇祯六年(1633年),巡按路振飞大帅徐一鸣在铜山海面二次击败荷兰帝国东印舰队;隆武二年(1646年),郑成功以此为抗清根据地之一,训练水师,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从铜山港和宫前港起航东征,统一台湾。

风动石正面还题刻着毛泽东词句“风景这边独好”六个大字。果不其然。风动石依山临海,气势雄伟,神奇无比,本身就是一道绝佳的风景。而站在风动石前边远眺:铜山古城如长龙般,雄踞海滨,蜿蜒于绿树丛中;古城外碧波荡漾,大海无际无垠;星点,宛如天女散落之仙花;海面上汽笛声声,舟楫往来。

传说

风动石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海上倭寇侵扰东山岛,企图抢走这奇异的风动石,用了数艘兵舰,套上绳索,拼命拉它,可是倭寇费尽了力气,只听到“嘣”了几声,绳索全断了,倭寇纷纷掉落海里,十分狼狈,风动石却依然屹立在原地。

关于风动石,历代名人吟唱甚多,如明代文三俊诗曰:“是石是星丽太空,非风摇石石摇风。云根直缔槐杓上,月馆堪梯小八鸿”。是故,游人一见此石,总叹为观止,心领神会其美之时,留一影以为快。风动石与周围景色交相辉映形成。难怪,文人墨客会在此留下:“这里风景独好”的赞叹。日出时的风动石景区最为迷人。在东山县风动石景区,风动石就座落在铜山古城东门海滨石崖上。

特点

城东门外海滨有天然石洞,传有虎踞,故号“虎崆”。洞长15米,宽约5米,有清泉甘美,大旱不干,壁上镌“灵液”石匾,称“虎崆滴玉”。城最高处九仙顶有“人世仙境”、“海天一色”、“宦海恩波”、“三岛春秋”等摩崖题刻20多处。一块刻有“瑶台仙峤”的巨石是当年戚继光、郑成功的水操台。

塔屿岛上礁石嶙峋,千姿百态。南端澳角海面有龙、虎、狮、象四屿,造型生动逼真。文峰塔为明嘉靖五年(1526年)福建巡海道蔡潮所建,塔身7层,高32米,座围14米,塔顶由两块圆圆的大石块相叠而成,是航海的标志。

关帝庙,它没有北方高堂的粗犷,却有南国宫殿的精巧;没有名都圣殿的巍峨,却有临海建筑的雄伟;没有府城古刹的宽广,却有老镇庙宇的结实。专家见之,赞曰:“选址精妙,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名家见之,喜不自禁,吧为观止。摄影家见之,拍案叫绝,即刻定为天宫外景。

观赏

东山风动石因其“奇、险、大”的特点而被载入《中国地理之最》,誉为“天下第一奇石”。观赏风动石的各个侧面,能给人不同的感受,侧面可观其“奇”,背面可观其“险”,正面可观其“伟”。

侧面

从侧面看,风动石就像一只玉兔,蹲伏在磐石之上,呈三角形,上小下大,底部是圆弧形,整块石头稍稍向海的方向倾斜,圆弧的底部与下面岩石的接触面只有十多平方厘米,几乎是悬空斜立,半座半垂,不经意间还真会找不到上、下两块岩石间的接触面。

背面

要领略风动石的“险”,须到它的背面去看。顺着古城来到风动石西侧,仰首观之,一块状如玉兔的巨岩,伏在外倾的磐石上,那着地处不过一尺见方。巨大的球石,悬空而立,摇摇欲坠,好象整块石头随时都有可能滑下来,砸到地面上,观之令人心寒胆颤。假如此时有人正在推蹬,巨石晃动起来,上下摇摆不定,巨石下压更多,就宛如泰山压顶一般,则更是让人一刻也不敢多留,赶紧返身逃之夭夭。风动石奇观,历代文人吟唱甚多:“鬼斧何年巧弄丸,凿得拳石寄层峦。翩翻阵阵随风漾,辗转轻轻信手抟。潮撼孤根危欲坠,雨余苍藓秀可支。五丁有意留奇迹,特为天南表大观。”“文昌祠边大石球,神仙蹴戏灵山头。万夫欲举移不动,天风撼之动不休。”

在风动石左侧下岩壁上,刻着明代霞山居士题写的“东璧星辉”四个大字,字体饱满圆润,端方浑厚。相传,风动石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与其日月相伴,必能沾其灵气,高中魁首。于是古时在风动石边建有东山三大书院之一的“东璧书院”,又称“魁星楼”,意欲与风动石交相辉映,得其灵气,培育文人墨客,造就贤达能人。

正面

风动石正面的右前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题刻着明水师提督程朝京咏风动石诗:“造化原来只一丸,东封函谷万层峦。天风吹向闽中坠,海飙还能逐势抟。五丁欲举难为力,一卒微排不饱餐。鬼神呵护谁能测,动静机宜在此观。”这首诗就将风动石的奥妙讲述得淋漓尽致了:五个大力士想推都推不动它,而一个饿着肚子的小兵轻轻地就能将它推动。为什么?这就是“在势不在力”的问题。想要推动风动石,不是靠着人多势众就行了,而是要找准角度,选好着力点。要背向西南方向,由此向东北方向推之即可。当然,不能一个劲地猛推,而是要有节奏的,一推一放,一紧一松,方会成功。

景点

塔屿

又名东门屿,与铜陵镇相隔800米海域,因山顶有一座文峰塔而得名。整个岛呈“工”字形,面积80.5公顷,与温州江心屿、厦门鼓浪屿、台湾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塔屿上有两个石洞。其中云山石室是黄道周的读书处,洞外镌有黄道周少年时手书的“云山石室”4个大字。洞边有清代巡抚潘思渠立的碑坊,横刻“黄石斋先生读书处”,背镌“仰止高山”;鹰石洞在石室对面,鹰嘴岩下,洞口上有块巨石如雄鹰顶立,上镌“石斋”二字,是黄道周卧室。《明史》记载:“道周学贯古今,所至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为石斋先生。”明东阁大学士林钎题诗于室内:“洞门六六锁烟霞,碧水丹山第一家,夜半寒泉流幽月,晓天清露滴松花。”洞室周围有石刻多处,以书法家关云、成中心、张庭桢合题的“海滨邹鲁”、“黄道周笔书”、“石磐”最为著名。

朝圣楼

东山关帝庙朝圣楼位于东山铜陵镇滨海路,邻近东山关帝庙,是由东山与台湾信仰关圣帝君的各界信士共同倡议兴建的,是东山风动石景区的重点配套建设项目。朝圣楼采用仿古式建筑,楼体高七层,楼内设有两岸关帝信仰文化展示厅、朝圣休憩听潮厅、朝圣仪典堂等,是一座集朝圣、旅游、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建筑。东山关帝庙朝圣楼的建设,对于更好的发挥东山关帝庙的对台优势,加强两岸关系,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更进一步发展东山的朝圣观光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山博物馆

1988年6月开馆,1995年3月建成三层楼新馆,建筑面积986平方米,占地1400多平方米,馆内设有“文物室”、“闽台史前文化关系陈列室”、“陈洪甄书画室”、“东山建县八十周年建设成就回顾展“等展室。展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历代文物、图片、拓片等700多件。其中有东山人“化石”,万年前旧石器、各种动物(鹿、熊、象、犀牛、羊)化石,还有石器、铜器、陶瓷器、玉器、木雕、古今兵器、书画、民俗文物及一艘从台湾飘来的台湾高山族独木舟等。这些藏品反映了东山岛丰富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证明了一万年前东山岛已有先民在此生息和繁衍,反映闽台两地人民交往的历史和密切关系,也反映了东山历代军民抵抗外侵,保家卫国的光辉业绩。

铜山关帝庙

又名武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扩建,至第四年,始建成纵袤一百二十尺,横广五十一尺的宫殿式大庙。尔后,几经扩建、焚毁、重修,终成现在的规模。

可以说,关帝庙融建筑、石雕、剪瓷雕、木刻等民间艺术于一炉,且已达炉火纯真的地步。因此,有关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在观赏了该庙以后,赞叹它是国内罕见的古建筑。现在,关帝庙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单位。

关帝庙的影响,既早且广。据说,当年郑成功要率军收复台湾,就曾至此问签。数百年来,闽南沿海渔民,尤其是东山百姓,更是把关帝视为他们的保护神。一年四季,前来朝圣的香客络绎不绝。

虎崆滴玉

“虎崆滴玉”位于东门外,是海滨水涯边一个天然海蚀洞,是盛夏的避暑,游人不绝。

所谓“虎崆”,是位于水涯处的海蚀岩洞,据传,昔日曾有虎盘踞洞中,故名“虎崆”。有大、小虎崆,大崆于右,小崆于左,中间互通;虎崆左右和上端,绝壁绵延,洞前礁石嶙峋。人顺着绝壁间“之”字形石阶而下,首先到小虎崆。绕过小虎崆,就是大虎崆了。大虎崆洞深约15米,呈喇叭状,内窄外宽,窄处约4米,宽处近10米,形若张开虎口,可容数十人。洞内是沙地,内有一石桌和四块礁石凳,清幽超俗,海风送爽。

所谓“滴玉”,是洞内半壁石罅中流出一股清泉,涓涓流出,泉水甘甜可口,大旱不涸,泉水滴落在沙中瓷钵内,叮噹有声,犹如珠玉滴落,故称“滴玉”。盛夏酷暑,洞内清爽可人,在此取水烹茗,兼观沧海、观涛声,于是心潮随之澎湃,真可谓有味有声有色有情。清光绪年间,诏邑翰林林壬曾亲临奇景,灵感如泉涌,美其泉为“灵液”镌入青石匾,嵌入泉眼边。另镌一块青色石碑刻,曰:“品泉虎崆,列席沙碛,席殊湫湿。铜桃竹炉,位置妥贴。同行诸君皆曰善。林壬记。”

洞外奇礁异石,陡崖峭壁,千奇百怪,景色奇特壮观,令人留连忘返。洞上新建一座观海亭。

铜山古城

铜山古城,建于明朝洪武20年间。当时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倭寇骚扰,派了江夏侯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筑城建寨。史载:周德兴那一年亲临东山岛,选择要地,征调民工,临海砌石,环山建城。城长571丈,高2.1丈,设东西南北四城门,城上堞墙864片,窝铺16间,置大炮数十门,建立水寨。并以依傍的”铜钵“、”东山“两个村名中各取一字,合为”铜山“城。,它与福宁的烽火、连江的小亭、兴化的南日、泉州的梧屿,联成全国捍疆的五大水寨。

古城不但以壮美的景色引人入胜,而且以丰富的历史蕴蓄和谜一样的故事令人神往。留连于古城,坐在城垛上看着古城更美的景象“古城日出”和“古城月色”,那是作家画家也难于描绘的。

节庆活动

三平奇俗

三平村位于平和县文峰镇,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三平寺所在地,距漳州市区47公里。这里山明水秀,民风淳朴,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人蛇共处,同床共眠”的奇异习俗。这一带生长着一种头带八卦形、无毒、不咬人、十分驯顺的小黑蛇,相传当年曾被三平寺开山祖师杨义中高僧收为随从侍者。因此,当地村民把它当作居家平安的神物,尊称为“侍者公”,认为长蛇入室是吉祥的象征,家里蛇越多越吉利。所以,在这里,人不怕蛇,蛇不咬人,人蛇之间和平相处,即使有人夜间不小心踩住蛇尾,蛇也只是象征性地咬一口,以示“抗议”,被咬的人也是一笑了之,决不进行报复。而且人在床上睡,蛇在床下爬,更是司空见惯的事,甚至有时蛇还会钻入被窝,卷曲在主人脚旁,形成人蛇同床共眠的奇观。如果你有意目睹这世间鲜见的奇俗,不妨在春暖花开或盛夏时节,到次小住二、三天,一定可以领略到个中滋味。

龙舟竞赛

流行于漳州市区、龙海及九龙江沿岸村庄的一种习俗。它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地俗称“五月节”这一天举行,规模盛大,参赛船只多达一百多只,每条船长二十米左右,水手三、四十人,船身分别漆成红、黄、青、黑、白等各种颜色,象征红龙、黄龙、青龙、白龙等。比赛时船头一人击鼓,船尾一人敲锣,作为指挥统一划船的信号,船当中一人手持五彩缤纷的“蜈蚣旗”在空中挥舞,两岸成千上万的观众欢呼喝彩,场面十分壮观。

旅游小贴士

美食

漳州最有特色的菜肴不外乎海鲜和当地的各种卤味。海味包括对虾、红蟹、鳗鱼、海蛏等等,清蒸是最佳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保持原味,鲜嫩爽口,十分美味。卤味主要有卤猪头肉、卤猪舌头、卤鸭、卤鸡,都做得香喷喷的,吃起来很入味。

住宿

全市拥有旅行社28家,其中国际社2家,国内社26家;星级酒店12家,其中三星级6家,二星级6家。旅游接待床位5000多床,旅游定点单位7家,全市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基本成龙配套。旅游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逐步成为漳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最佳旅游时间

四季常青,全年皆可旅游。

特别提醒

其实,旅游期间游客的生活环境、饮食起居都大大异于平时,如果在短期内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某些疾病发作,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目前在各种探险旅游如登高山、潜水、笨猪跳、急流探险等活动及项目越来越多,不少人喜欢寻求刺激却又没有相应的承受力,大部分游客在外出旅行前没有体检的习惯,往往根据自我感觉决定是否参加旅行。这样,比较容易节外生枝。在国外,人们旅游前会征求医生的意见,由医生根据他的身体状况以及旅游路线、目的地的特点等提出合理的建议,让旅游者做好各方面准备,保证旅行途中不出意外。

参考资料

“全福游 有全福”之蓝色滨海亲福游·腾讯网

东山风动石景区·驴妈妈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