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女蛮国

女蛮国

历史古国

女蛮国,基本信息信息传说中唐朝存在过的小国之一,是菩萨蛮词牌名的来源。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唐时俗...赏析这词要从唐朝说起,《菩萨蛮》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是唐朝教坊曲名,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明霞锦,云(明抄本“云”作“云”)炼水香麻以为色,光浑映耀,芬馥着人,五色相间,而美于中华锦。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杜阳杂编》说:“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为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后来,《菩萨蛮》便成了词人用以填词的词牌。但据《教坊记》载开元年间已有此曲名。到底孰是,今不可考。

中文名

女蛮国

考证时间

唐朝

依据

《杜阳杂编》

性质

古国

简介

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唐时俗...赏析这词要从唐朝说起,《菩萨蛮》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是唐朝教坊曲名,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不是菩萨也发脾气耍蛮的意思。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小...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

信息

传说中唐朝存在过的小国之一,是菩萨蛮词牌名的来源。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故称之为“菩萨蛮”。

古文

国人危髻金冠,缨(“缨”原作“头”,据明抄本改。)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更女王国贡龙油绫鱼油锦,文采多异,入水不濡,云有龙油鱼油也。优者更作《女王国》曲,音调宛畅,传于乐部矣。(出《杜阳杂编》)

译文

唐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双龙犀杯,那上面有两条龙,龙鳞、龙鬣鬃、龙爪、龙角都有。还有明霞锦,说是这种锦的香味是从水香麻中精炼出来的,这种锦光彩辉映,浓香能附在人身上,各种颜色交错相配,比中国的锦还要好。那个国家的人梳着高高的发髻,戴着金饰的帽子,身上披着缨络,所以称他们为菩萨蛮。

当时的歌舞艺人于是就创作了《菩萨蛮》曲调,文人也常常把自己的词跟《菩萨蛮》曲相配。还有女王国进贡龙油绫和鱼油锦,花纹彩色有很多奇异的特点,放到水里不沾水,说是因为上面有龙油鱼油的缘故。艺人便又创作了《女王国》曲,音调婉转流畅,后来传到国家乐队中去了。

历史典故

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鬣爪角悉备。明霞锦,云(明抄本“云”作“云”)炼水香麻以为色,光浑映耀,芬馥着人,五色相间,而美于中华锦。——《太平广记·卷第四百八十》

参考资料

何处是归程?·古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