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探险小说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一个满腹激情与神秘的故事。小说描写了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悠然的机会而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里·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寻找。

中文名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

儒勒·凡尔纳

类别

小说

语种

中文 法语

装帧

平装

故事简介

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雷那万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船主。他从海上的漂流物里获得一份文件、从中得知两年前在海上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尚在人间,于是便毅然带着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等人驾驶自己的游船云寻找营救。

他们到达南美洲并横穿美洲大陆,竟然发现船长遇难地点其实在澳大利亚海岸。他们又经过千辛万苦到达澳大利亚后,遇见船长原来的水手艾尔顿,上了这个海盗头子的当,在穿越澳洲大陆时,被土人俘获陷入绝境。接下来险象丛生,奇遇不断,他们逃脱后决定把艾尔顿丢弃在太平洋荒凉的塔博尔岛上,不料在岛上巧遇格兰特船长,于是一起胜利回到故乡苏格兰。n

这是一部写苏格兰民族精神的小说,但作者却是一位法国人。可是却把小说中的一位法国地理学家巴内加尔写得好笑之至:最初因乘错船误上了“邓肯号”,然后将错就错一起去寻访格兰特船长,并因此展开了一次特殊的“探险经历”。一路上却仍然马马虎虎大大咧咧错误不断,准备学西班牙语却学成了葡萄牙语;一而再再而三地“毫无疑问”地重新解释了漂流瓶里的地址信息,最终却发现他忘记了用他的母语法语来解释荒岛的另一种命名;但在写一封求救信时无意把地址写错了,把澳大利亚拼成新西兰,使得全体人员获救。不过,作者也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让他在新西兰被土著人俘获期间,全身从脚到肩膀被刺上了印记,但给了他一个漂亮有钱的妻子,也是奖励他在探险途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吧。

小说命名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但并非仅仅是以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为主角。甚至格里那凡爵士也并非小说的主角,小说的人物形象个个丰满生动,笔墨也颇为均匀。格兰特船长的船只失事,源起他作为一个苏格兰儿女的雄心壮志:为亲爱的祖国寻觅一处完全属于苏格兰的移民区,让它享受它在欧洲享受不到的独立和幸福。而小说一开头就描写了格里那凡爵士作为一个苏格兰人的“苏格兰情结”,以及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矛盾。因此,小说所指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应该是指那些支持并继承着格兰特那种“苏格兰精神”的全部苏格兰人。

小说发展线索

1862年5月30日,秘鲁卡亚俄,三桅船不列颠尼亚号,船长哈利·格兰特;

1862年6月27日,南太平洋玛丽亚泰勒萨岛,不列颠尼亚号触毁,8天后丢出漂流瓶求救。

1864年7月26日,邓肯号试航,克莱德湾,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漂流瓶;

1864年8月25日凌晨3点,格拉斯哥港,邓肯号启程,格里那凡爵士及海伦夫人、玛丽·格兰特和罗伯特·格兰特、麦克那布斯少校、以及全体船员:船长门格尔,大副汤姆·奥斯丁,司务长奥比内先生和太太,全部水手;突然出现一个“不速之客”,法国地理学家巴加内尔;

8月30日,望见了马德拉群岛;

9月3日,邓肯号行驶在佛得角群岛之间;

9月7日,一阵北风把邓肯号送过了赤道线,进入了南半球;

9月15日,邓肯号越过冬至线,船头转向那著名的麦哲伦海峡的入口;

9月25日,邓肯号航行到与麦哲伦海峡同纬度的地方;

海峡的正确长度不过700公里,到处是深水,最大吨位的船只,就是靠岸航行都可以。海底平坦,淡水站林立,内河很多,盛产鱼类,森林里也充满了猎品,安全而便利的停泊站到处都有。在海峡内要航行36小时。

环绕着不伦瑞克半岛航行;经过圣尼古拉湾口;绕过佛罗瓦德角;绕过波拉尔角;

8天后,驶入塔尔卡瓦诺湾,最后停泊在塔尔卡瓦诺港,这时它离开克莱德湾那多雾的海面已经42天了。(10月7日)。

10月14日,邓肯号在哥莲德角与圣安托尼角之间巡航;格里那凡爵士,旅行路线图1麦克那布斯上校,巴加内尔,小罗伯特,及三个水手大副汤姆·奥斯丁、水手威尔逊和穆拉地,一行七人。

预计线路:先从智利海岸鲁美那角与卡内罗湾之间37充线的一端从发,穿过阿罗加尼亚首都后,就由安杜谷火山南面的小道横断那条高低岩儿,然后溜下这一带延绵的山坡,渡过内乌康河和科罗拉多河,到达判帕草原区,经过盐湖、瓜米尼河、塔巴尔康山(布宜诺斯艾利斯少边界),越过边界,爬上坦秋尔山,直到大西洋岸边的马达那斯角。

安达斯山高低岩儿,地震,小罗伯特短暂失踪,兀鹰把他抓起来,被一当地土著巴塔戈尼亚人“塔卡夫”一枪救下。

10月22日,塔卡夫正式成为这一队旅客的向导。走出高低岩,进入草原地带。

10月26日晚,赶到科罗拉多河畔过夜。

10月28日晚,人马歇在一个大湖——兰昆湖岸上。

10月29日开始 ,行进在阿根廷“判帕区”,开始遭受到干旱。盐湖已干涸。然后格里那凡爵士、小罗伯特随塔卡夫先行到瓜米尼河探路找水。夜晚在河边遭遇狼群。罗伯尔独自骑走塔卡夫的宝马带走狼群,救了大家,也与另一队人马汇合。

11月3日晚,歇在判帕区的尽头,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边界。第二天早晨跨过阿根廷平原区与草原区的分界线。

11月6日,到达坦狄尔村“独立堡”。这时,原来以为的“线索”,中断。

独立堡到大西洋的240公里路上,遭遇可怕的洪水,在一棵“翁比”树栖生,此树大约有30多米高,浓荫覆盖着周围约120平方公里的面积。暴风雨中,闪电击中大树,树端着火,下面洪水中又有鳄鱼。接着飓风又将整棵树连根拔起,顺水漂去,如此却幸运“着陆”获救。

11月12日,到达大西洋岸。

11月13日与邓肯号汇合,与塔卡夫道别。

循着一条直线横穿南美洲的旅行就这样结束了。

重踏征途。由哥连德角出发,绕过透利斯探达昆雅岛,好望角。

12月6日到达阿姆斯特丹岛,继续向东航行,

12月14日凌晨开始遭遇海上风暴,由于船长门格尔的机智果断,幸运脱险。

12月20日到达百奴衣角。上岛在一农庄遇到不列颠尼亚号上的“遇旅行路线图2难船员”艾尔通。然后由艾尔通作向导,横贯澳大利亚37度纬线大陆。一路上澳大利亚大陆的风土人情慢慢展现在读者面前:澳大利亚土人小孩子的地理学知识,黄金之乡移民的混乱悲惨生活,土著人的奇特生活以及土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两个“坐地人”青年的盛情款待,等等。谁知这个艾尔通却是流犯头子——乔·伊万斯(一译“彭·觉斯”),意欲夺取邓肯号作为海盗船。这一队旅客,包括格里那凡爵士及夫人海伦、玛丽及弟弟罗伯特、麦克那布斯上校、地理学家巴加内尔、船长门格尔,以及三位水手共十人,被艾尔通带到一处沼泽地,前面又是水流湍急的大河斯诺威河,牛马一路被艾尔通慢慢毒死,此时牛车又陷入沼泽地,人马过不得河,甚至爵士还被揭穿假面的艾尔通打伤,遭遇实在艰险。

这时(1月14日)爵士授权巴加内尔写求救信给邓肯号,变更汇合地点。但此信却被强盗头子抢夺。

时间到了1865年1月21日,河面水位开始下降时,渡河成功。接下来小心翼翼狼狈不堪地步行5天到了德勒吉特城,然后乘邮车到吐福湾——他们认为求救信中约定的汇合地点。但此时邓肯号却开到了求救信所指定的另一处地点,去向不明。格里那凡爵士担心邓肯号已成了一艘海盗船。

这时,一行人只得作好回欧洲的打算,他们包了一艘开往新西兰北岛都城奥克兰的船“麦加利号”,准备再搭半岛邮船公司的船回欧洲。

1月27日上船,谁知此船却在靠进新西兰海岸线时遭遇风暴,在一处旅行路线图3无人海滩搁浅,被当地土人俘获。由此“领略”了一番新西兰土著人的“风俗习惯”,差一点被当作殉葬品杀害。多亏了机智的小罗伯尔和沉着老练的巴加内尔,才得以逃脱。又经历了一番新西兰的特殊地貌,最后逃到海边,却又遇到“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况。危急时分,他们很幸运地坐进了一只小艇向大海逃命,但后面的土著人的独木舟以更快的速度追来,此时喜出望外地看见前面有一艘大船,哪知却是“以为成了海盗船的邓肯号”,就在船长门格尔(一译“孟格尔”)决定破釜沉舟的一刹那,发现邓肯号还是他们的邓肯号。那个流犯头子“水手艾尔通”被大副奥斯丁关押在船上。格里那凡决定将艾尔通流放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去,并打算放弃寻找格兰特船长。就在那天夜里,两个孩子凭着与父亲间神奇的感应听到了父亲的呼喊。最终,大伙儿幸运而神奇地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并将艾尔通流放于此岛。那天是3月8日。

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3月18日,返航,望见了美洲海岸。第二天停泊在塔尔卡瓦落湾里,这时,历时5个月,邓肯号严格循着南纬37度线环绕了地球一周(3月20日)。

5月9日,在离开塔尔卡瓦落湾50天之后,回到了玛考姆府爵士家里。

作品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天秤鱼

第二章 三个文件

第三章 玛考姆府

第四章 格里那凡夫人的建议

第五章 邓肯号出发了

第六章 六号房的乘客

第七章 巴加内尔的来踪与去向

第八章 邓肯号上又添了一条好汉

第九章 麦哲伦海峡

第十章 南纬三十七度线

第十一章 横贯智利

第十二章 在一万二千英尺高空

第十三章 从高低岩儿下来

第十四章 若有天助的一枪

第十五章 巴加内尔的西班牙语

第十六章 科罗拉多河

第十七章 草原

第十八章 探寻蓄水场

第十九章 红狼

第二十章 阿根廷平原

第二十一章 独立堡

第二十二章 洪水

第二十三章 过着鸟儿的生活

第二十四章 依然过着鸟儿的生活

第二十五章 水火夹攻

第二十六章 大西洋

第二部

第一章 回到船上

第二章 透利斯探达昆雅

第三章 阿姆斯特丹岛

第四章 巴加内尔和麦克那布斯打赌

第五章 印度洋的怒涛

第六章 百奴衣角

第七章 艾尔通

第八章 到内陆去

第九章 维多利亚省

第十章 维买拉河

第十一章 柏克与斯图亚特

第十二章 由墨尔本到散达斯特的铁路

第十三章 地理课得过第一奖

第十四章 亚历山大山的金矿

第十五章 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报

第十六章 少校坚持那些是猴子

第十七章 百万富翁做了畜牧主

第十八章 澳洲的阿尔卑斯山

第十九章 惊人的事变

第二十章 上陆(aland)——西兰(Zealand)

第二十一章 四天的焦急

第二十二章 艾登城

第三部

第一章 麦加利号

第二章 新西兰的历史

第三章 新西兰岛上的大屠杀

第四章 暗礁

第五章 临时水手

第六章 谈吃人的风俗

第七章 到了原应该逃避的地方

第八章 这地方的当前局势

第九章 往北三十英里

第十章 民族之江

第十一章 道波湖

第十二章 一个毛利酋长的葬礼

第十三章 最后关头

第十四章 禁山

第十五章 巴加内尔的妙计

第十六章 前后夹攻

第十七章 为什么邓肯号会到新西兰的东海岸来

第十八章 是艾尔通呢?还是彭·觉斯呢?

第十九章 交换条件

第二十章 夜半呼声

第二十一章 达抱岛

第二十二章 巴加内尔最后一次的粗心大意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儒勒·凡尔纳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南特,1863年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正式发售,从此一举成名,此后便开始从事写作职业,一直到1905年3月24日于亚眠逝世。

儒勒·凡尔纳一生写过五六十本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几十部戏剧以及其它短篇小说、诗歌、各种著作。其代表作为《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凡尔纳的大部分作品都收录于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Voyages Extraordinairesdans les Mondes Connus et Inconnus)系列作品集。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参考资料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豆瓣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