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张荣恭

张荣恭

国民党政策委员会副执行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

张荣恭,1950年1月1日出生,台北市人,1975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法学硕士辅仁大学法律系毕业,现任国民党政策委员会副执行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历任“中央社”大陆新闻部编辑,“中央月刊”副总编辑,“中央社”大陆新闻部主任,辅仁大学讲师,“中央社”副总编辑,“中央社”执行副总编辑,中国国民党中央大陆研究工作会主任、“总统府”“国家统一委员会”研究委员。

中文名

张荣恭

出生日期

1950年1月1日

毕业院校

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生地

台北市

穿针引线

据连战核心幕僚透露,连战着手实质性运作赴大陆访问的第一步,是推动实施大陆台商“春节包机”。连战选的“先锋”,便是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文传会主任委员、国民党发言人张荣恭。此人1950年1月生于台北,中学毕业后进入辅仁大学学习法律,后获得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台“中央社”大陆新闻部工作,历任编辑、主任及“中央社”执行副总编辑等职。1998年任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会主任,2000年起任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

2004年12月下旬,张荣恭只身到北京,探询台商“春节包机”的可行性。在与大陆方面沟通后,张荣恭向连战报告说,外界分析认为已经无望的春节包机,还有由国民党出面重启的希望,增加了国民党公开宣布介入推动包机的信心。12月28日,张荣恭等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国民党推动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2005年1月9日,张荣恭再赴北京,就包机事宜与大陆方面及台商进行协商,会后“正式启动”了2005年春节包机业务。29日,两岸包机开始对飞,张荣恭特意赶赴广州欢送台商登机返乡。

“首战”告捷后,4月18日,张荣恭等人赴北京,最终敲定了连战访问大陆的行程。26日,连战终于来到大陆。一直在幕后促成此行的张荣恭,当连战在南京演说完毕时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我从李登辉时代,就推两党领导人互访了……”

共创和平

张荣恭说:“海西区”定型有利两岸共创和平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五日指出,大陆日前通过的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在两岸关系缓和的新形势下,有利于两岸共创和平、共谋发展的经济战略规划,可以成为未来两岸共同市场的试点,以及建构“台海和平区”的经济与社会条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本社记者就此事采访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询问他对此事有何见解。

张荣恭说,早在一九九五年,福建方面就出现了“海峡两岸经济繁荣带”的概念;二○○三年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名称,其目标在运用福建与台湾的地缘特点,推动两地协作,建成一个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福建。此举获得中共中央认同,二○○五年的大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加载“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文字。温家宝先生日前主持会议更首度正式决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与去年十二月两岸实现三通息息相关。

张荣恭说,可见这是一项由下而上、由地方而中央的区域发展重要决策。其着眼点一方面是拉近福建,包括邻近的广东潮汕地区、浙江温州地区等和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区的差距,另一方面是运用两岸三通的形势,加强台、闽产业对接,促进两地县市交流。

张荣恭表示,对台湾而言,可借“海西区”为腹地,发挥优势,扩大市场,提升竞争力。马英九竞选政见中的两岸共同市场,也可从台闽两地经济便捷的双向互动,获取稳妥的经验。愈为密切的台闽关系,愈有助于台海军事缓和化,为“台海和平区”创造条件。

张荣恭说,“海西区”的正式定型,预料将成为本月中下旬福建“海峡论坛”所将宣扬的主轴之一,大陆方面下一步如何推动海峡交流常态化,值得关注。而台湾方面如何透过对两岸经贸关系的松绑,促进和“海西区”的优势互补、合作互利,也攸关建成亚太运筹中心的进程。

共谋发展

稳定现状

张荣恭:今年两岸将扩大互信共谋发展

张荣恭
张荣恭

中新社香港一月二十二日电: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兼大陆部主任张荣恭二十二日指出,去年五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两岸关系结束八年的对立冲突,展开全面交流、积极协商。今年两岸将继续在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共同体认下,稳定现状、扩大互信、共谋发展,走向和平共荣、互利双赢。

克服难关

张荣恭接受媒体记者访问时表示,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一方面重建其过去提出的“两岸关系以经贸为主轴”的正确路线;另方面开辟了透过两岸协商以拓展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的空间,以及降低两岸军事对峙的契机。当前,两岸应该首重共同因应国际金融危机,并协助大陆台商克服难关。

主席会见

他说,去年五月二十八日,吴伯雄主席和胡锦涛总书记进行的会见,达成立即恢复两岸授权管道协商的共识。六月与十一月,海基、海协两会分别签署两项和四项协议,恢复了两会领导人中断达十年的互动,实现两岸“三通”直航,兑现了马英九的“竞选”政见,受到台湾民意支持和国际舆论肯定。

张荣恭表示,今年是两岸分隔六十周年,双方在总结一甲子波折起伏的经验后,将在维持台海现状的基础上,持续搁置争议,积累共识。根据两岸主管部门的规划,今年上半年两会协商的多项议题,已有交集,可进一步促成两岸经贸领域的互惠合作,发展共同利益。尤其落实双向投资与金融合作,更能彰显两岸交流对台湾经济与大陆台商的效益。

竞选

他说,马英九对两岸关系的主张,都在一年前“竞选”时完整呈现,目标在达成两岸和平架构、建立经济合作机制、透过两岸协商扩大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的空间、共同发扬中华文化等。而上月底胡锦涛的六点讲话,作为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的指导纲领,已和马英九的政见形成善意互动,这是历史契机。今后两岸可就“马政见”与“胡六点”,求同存异,稳健前进,建立两岸良性循环,强化两岸和平发展,合力振兴中华民族。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张荣恭说,但也必须客观地认知,两岸之间存在着不易解决的政治问题,所以双方决定“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地进行协商。

张荣恭表示,去年底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所形成的共同建议,对两岸主管部门均具参考性与可行性;未来也欢迎民进党人士以开阔进步的思维,参与两岸论坛,不再在对话中缺席。

未来发展

他说,国共两党的基层党际交流,在去年下半年蓬勃开展。今年的两党台商权益会谈,也正在规划中。鉴于海基、海协两会制度是两岸授权协商及签署协议的唯一管道,因此分成党的领导人会谈、两岸论坛、基层党际交流、台商权益会谈四个领域的国共平台,将继续和两会制度分际分工,犹如双脚交互前进,促成两岸关系行稳致远。

参考资料

张荣恭简历·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