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菊三七

菊三七

一种植物

菊三七,草本,有时肉质,稀亚灌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8-15厘米,羽状深裂,顶裂片大,倒卵形,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侧生裂片3-6对,椭圆形,长圆形至长圆状线形,长1.5-5厘米,宽0.5-2厘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大小不等的粗齿或锐锯齿、缺刻,稀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绿色或变紫色,两面被贴生短毛或近无毛。上部叶较小,羽状分裂,渐变成苞叶。产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湖南、贵州等地。有破血散瘀,止血,消肿等功效。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中文学名

菊三七

形态特征

头状花序多数,直径1.5-1.8厘米,花茎枝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每一花序枝有3-8个头状花序;花序梗细,长1-3厘米,被短柔毛,有1-3线形的苞片;总苞狭钟状或钟状,长10-15毫米,宽8-15毫米,基部有9-11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13个,线状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无毛或被疏毛。小花50-100个,花冠黄色或橙黄色,长13-15毫米,管部细,长10-12毫米上部扩大,裂片卵形,顶端尖;花药基部钝;花柱分枝有钻形附器,被乳头状毛。 

生长环境

生于阴湿肥沃处;或有栽培。常生于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缘。海拔1200-3000米。

分布情况

产于四川(西部、西南部、中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中部至南部)、贵州(瓮安、兴义、毕节、安顺、大方、贵阳等)、湖北(利川、当阳、神农架)、湖南(新宁)、陕西(洋县、佛坪)、安徽(石门、九华山)、浙江(天目山)、江西(德兴)、福建(建阳)、台湾、广西(南丹)。尼泊尔、泰国和日本也有。

繁殖方法

菊三七繁殖通常有三种方式,即母根繁殖、越冬芽繁殖、扦插繁殖。除此之外还有组培繁殖和种子繁殖等,限于某些因素和条件后两者用之较少,使用母根繁殖、越冬芽繁殖较少,通常采用扦插方法。

栽培技术

基质

首先做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插床,大小根据需求而定,并设定高40~50cm的保温保湿透明罩,插床高应保证12~15cm,然后填充基质一清洁的细河沙,填充的厚度应保持在8~10cm,刮平,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灭菌消毒。

插条

选择的插条即不要太嫩也不要太老,太嫩的生根较少,太老(木质化较强)的生根较慢,如何把握这个尺度呢?一是凭借经验;二是根据生长的天数来判定,冬季及早春室内扦插应选择生长4~6周的枝条,夏季扦插应选择生长长3-5周的枝条,生长时间超过60d以上的枝条只能取其近顶端的部分。选取的枝条下端粗细应尽可能地大于0.3cm,过细生根慢而且少。插条的插端用锋利的刀具切平齐或切成450角的斜面,插条的长度以8~10cm为宜(芽尖可摘可不摘),上端保留1/4-1/3的叶片,其余的叶片全部剪掉,这样做可以减少枝条中营养成分大量地消耗,也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根的分化。

扦插时间

只要条件具备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但从生产的角度来考虑,扦插的时间可由当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3月之间进行。扦插前先将备好的插条用浓度为0.5%的多菌灵浸泡20~30min,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其表面的水分晾干后再扦插。扦插时先将插床开沟,或者用小木棍扎穴,深度均为3-4cm,再将插条放进去,扶正并填沙压住,间距4-5cm,保证根系生长多有足够的空间。多行扦插保持行距8-10cm,扦插完毕喷水,使疏松的沙子自然沉积,最后用透明的棚膜盖严。

管理

温度应保持20~26℃,床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75%左右,温度过高应注意通风,每隔1-2d向插条上喷少量的水,以保持插条的生命活力和床内的湿度。

移植

正常的条件下5~7d开始形成愈伤组织,并逐渐膨大,再经过15d左右有小(不定)根从愈伤组织的边缘或中心部分分化出来,粗一点(0.5cm)的插条在2-3d就可分化出10余条根。当根的长度达到5cm时,适当控制插床中的水量,降低床中的湿度,防止根系过分徒长,多通风多见光,使之逐步适应自然环境,两周后用小铲将其挖出,轻轻抖动附沙,然后移植到小的花盆中,移植时莫使根系成团或成缕,应舒展开来,栽深2.5-3cm,不要用力挤压泥土,以免损伤根系,浇透水,置于避光处,让其度过缓苗期,同时使根逐步适应土壤的酸碱性并从中吸收营养成分,5-7d后移到阳光下让其自然生长,最后根据天气情况和长势适时移栽到种地中。

主要价值

采制

秋季挖块根,栽培的于第2年采挖,鲜用或晒干。

性状

根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顶端常有茎痕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 已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味甘淡后微苦。

性味

味甘、苦,性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

破血散瘀,止血,消肿,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治跌打损伤。生用破血,炙用补血。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通治五劳七伤,活血,续筋接骨,治内伤积血,痞块,心腹疼痛。治包块症瘕,腰脚痛,男子遗精,痢症,治血痢,月经过多,分娩后的后期出血等。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3钱:研末,0.5~1钱。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治疗大骨节病:取菊三七块根浸泡于30%酒精中,制成10%酊剂;或煎成药液配成12.5%及6.25%(供学龄儿童用)糖浆。每次20~30毫升,每日两次,饭后30分钟服。成人患者70例,经1个月观察,有效率达88.6%,其中显效21例(占30%),好转41例(占58.6%);儿童患者31例,显效9例,好转22例。有效病例平均服药8天左右(最短1天,最长18天)关节疼痛即可减轻。有的病人服药过程中出现疼痛加重现象,这往往是药效的信号,如坚持继续服药,疼痛可自然消失。

毒副作用

菊三七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一些受到肝损伤的重症患者,甚至只能求助于换肝手术来维持生命。

化学成分

含菊三七碱甲、菊三七碱乙。

物种区别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土三七”混淆为“三七”。但是在中国,土三七存在同名异物现象,同样俗称土三七的费菜无毒,而导致肝损伤的土三七实为菊三七,亦有破血散瘀、止血、消肿等功效。两者虽然在功效上有相似之处,但是毒性不同。菊三七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使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导致死亡。

参考资料

菊三七·药品通

菊三七·中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