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有谱百科
助您轻松探秘世界,学习知识。

登录
地支

地支

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

地支,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字记序符号,循环使用。十二地支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共同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历法纪年。

中文名

地支

外文名

Earthly

拼音

dì zhī

别称

十二支

简介

地支dì zhī:《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的总称。又称十二支。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十二地支:干支历将一年划分为十二辰,“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是阳历月,不同于阴历月(朔望,分为初一十五等),配十二地支,如建子、建丑、建寅等等。

干支关系

藏干

子 —癸,丑 —己癸辛,

寅 —甲丙戊,卯 —乙,

辰 —戊乙癸,巳 —丙戊庚,

午 —丁己,未 —己丁乙,

申 —庚壬戊,酉 —癸辛,

戌 —戊辛丁,亥 —壬甲。

歌诀

子藏癸水在其中, 丑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和丙戊, 卯中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木兼戊癸, 巳中庚金有丙戊.

午藏丁火并己土, 未中乙木加己丁.

申藏戊土庚行壬, 酉藏癸水主行辛.

戌藏辛金及丁戊, 亥中壬水甲木存.

标记时间

地支的文字来源于古人对银河形状变化的总结,用来标记时间(单位:年)。

子,银河形状象鼠。

丑,银河形状象牛。

寅,银河形状象虎。

卯,银河形状象兔。

辰,银河形状象龙。

巳,银河形状象蛇。

午,银河形状象马。

未,银河形状象羊。

申,银河形状象猴。

酉,银河形状象鸡。

戌,银河形状象狗。

亥,银河形状象猪。

来源

地支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重要的符号。天文来自具体对天象的观察。要言不烦,地支来源古代二十八星宿另一种一年的表达。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虚,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号曰‘防五’,兄弟十三人继相治。乘风雨,夹日月以行。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共治一万八千岁。天皇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

《三命通会》:“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前三皇之后,乃是中三皇。其首中天皇君,史书上说中天皇君兄弟十三人,号曰天灵,起于天灵山,其中一人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为人推为皇。其余兄弟十二人带领部众各占一方,立国称皇,各传国一万八千年。(一说二万八千年)「天皇地皇人皇开治各二万八千岁」。(语出《三皇经》,《路史》引)

「天地二皇俱万八千岁」。(《路史》引《河图》《帝系谱》)

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

发明天干: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发明地支: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

干支的发明,正是以天皇兄弟十三人的名称命名,除了中央天皇天灵氏(亦曰天穹)外,还有兄弟十二人,为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阉茂、大渊献。

天皇则以十兄弟为十天干,以阉茂、大洲献配入十二地支,另以十名(后来的地皇兄弟名)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合为十二地支。「天皇既老,闻西南岷山有后土夫人,生子十一人,以地为姓,长曰地铿,兄弟俱少有圣德。天皇召之与语,果系不群。地铿之弟,一曰困敦,二曰赤奋若,三曰摄提格,四曰单阏,五曰执徐,六曰大荒落,七曰敦牂,八曰协洽,九曰涒滩,十曰作噩。天皇乃以己之少弟阉茂、大溯献,配于地氏之下,曰十二支,以阏达下诸弟,曰十天干。」(明代徐道《历代神仙通鉴》)

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在后来的传承中,黄帝时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在《史记》《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

「大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语出《尔雅·释天》)

「岁阳,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

从文献记载来看,太古时代就已有天干地支,其中十二地支分别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天皇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干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年的代号命名

子代表鼠,丑代表牛,寅代表虎;卯代表兔,辰代表龙,巳代表蛇,午代表马,未代表羊,申代表猴,酉代表鸡,戌代表狗,亥代表猪。同时古人发现十二属相的分布很有特点,比如,鼠年旺的年份,北方的鼠更多,因此子为北方;我国东北的虎很凶很大,因此寅居东北;东南为沿海地带,为龙之故乡,因此辰居东南方。古人根据这种规律,发现了十二属相与十二方位的关系,如下图表示:(十二属相图、十二方位空间图)

同时,古人又发现木星也是围绕着太阳旋转,其周期近十二年。十二属相显象活动周期恰与木星绕太阳运转周期相互对应。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定位为,地球上十二属相的显象活动交替轮回的变化是受到木星绕太阳运转规律的影响所产生,木星、太阳、地球三者在运行时构成了一定的角度关系,它们本身放射出来的能量场由于每年所处位置的不同,在地球上形成的能量场也不同,当形成的能量场适合于鼠的生长时,鼠就特别多、特别旺,就叫做子年。这一年出生的人总是或多或少的带有点鼠的性格特点。同样可以推知;当木星与地球、太阳之间构成的角度关系放射出来的能量场适合牛的生长时,牛就膘肥体壮,就叫丑年,这一年出生的人就多少带有点牛脾气……由此,可以说,木星的运转规律决定着地球上十二属相的变化,十二属相与十二空间方位代号就是古人强命名的十二地支,由此可知十二属相、十二空间方位、十二地支,三者统一的强命名代号为――十二地支。

因地支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一个椭圆轨迹其度数为365又1/4度,其地磁的场能反映应定位为365又1/4度,365又1/4除以十二得出每一地支所占的方位空间度数为30.4375度;因其相对位置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场能,相对而言对人类吉凶祸福的变化也不同。

纪年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 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天干(Heavenly Stems)表示次序

地支(Earthly Branches)计算时日

干支年份

春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近代才确定下来的。辛亥革命后,皇帝年号被废除,而干支纪年一直沿用。1912年,孙中山先生宣布废除旧历,采用公历纪年。到了1914年,时任民国大总统袁世凯颁布法令,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在此之前,传统上以立春作为岁首。而民国的老黄历,上面还是以立春为一个生肖年开始的节点。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历法》一书中阐述了干支纪年是干支历的一部分,且从立春起算!并明确指出2000多年来干支历与农历(数序纪时)“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统”!意思很明白,自古农历就借用干支来纪年。但农历从正月初一起算不能改变干支纪年从立春起算这一原则。

下表中所列公历年月日均为农历正月初一所在之日,而农历是数序纪时,干支历却是天干地支这一存有天地密码的纪时,二者是不同的历法。固自古以来干支、五行、生肖存在着关联性,只与干支历有关。

第一循环开始

第一循环结束

第二循环开始

第二循环结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1900年1月31日

1901年2月18日

1960年1月28日

1961年2月14日

庚子

1901年2月19日

1902年2月7日

1961年2月15日

1962年2月4日

辛丑

1902年2月8日

1903年1月28日

1962年2月5日

1963年1月24日

壬寅

1903年1月29日

1904年2月15日

1963年1月25日

1964年2月12日

癸卯

1904年2月16日

1905年2月3日

1964年2月13日

1965年2月1日

甲辰

1905年2月4日

1906年1月24日

1965年2月2日

1966年1月20日

乙巳

1906年1月25日

1907年2月12日

1966年1月21日

1967年2月8日

丙午

1907年2月13日

1908年2月1日

1967年2月9日

1968年1月29日

丁未

1908年2月2日

1909年1月21日

1968年1月30日

1969年2月26日

戊申

1909年1月22日

1910年2月9日

1969年2月27日

1970年2月5日

己酉

1910年2月10日

1911年1月29日

1970年2月6日

1971年1月26日

庚戌

1911年1月30日

1912年2月17日

1971年1月27日

1972年2月14日

辛亥

1912年2月18日

1913年2月5日

1972年2月15日

1973年2月2日

壬子

1913年2月6日

1914年1月25日

1973年2月3日

1974年1月22日

癸丑

1914年1月26日

1915年2月13日

1974年1月23日

1975年2月10日

甲寅

1915年2月14日

1916年2月2日

1975年2月11日

1976年1月30日

乙卯

1916年2月3日

1917年1月22日

1976年1月31日

1977年2月17日

丙辰

1917年1月23日

1918年2月10日

1977年2月18日

1978年2月6日

丁巳

1918年2月11日

1919年1月31日

1978年2月7日

1979年1月27日

戊午

1919年2月1日

1920年2月19日

1979年1月28日

1980年2月15日

己未

1920年2月20日

1921年2月7日

1980年2月16日

1981年2月4日

庚申

1921年2月8日

1922年1月27日

1981年2月5日

1982年1月24日

辛酉

1922年1月28日

1923年2月15日

1982年1月25日

1983年2月12日

壬戌

1923年2月16日

1924年2月4日

1983年2月13日

1984年2月1日

癸亥

1924年2月5日

1925年1月24日

1984年2月2日

1985年2月19日

甲子

1925年1月25日

1926年2月12日

1985年2月20日

1986年2月8日

乙丑

1926年2月13日

1927年2月1日

1986年2月9日

1987年1月28日

丙寅

1927年2月2日

1928年1月22日

1987年1月29日

1988年2月16日

丁卯

1928年1月23日

1929年2月9日

1988年2月17日

1989年2月5日

戊辰

1929年2月10日

1930年1月29日

1989年2月6日

1990年1月26日

己巳

1930年1月30日

1931年2月16日

1990年1月27日

1991年2月14日

庚午

1931年2月17日

1932年2月5日

1991年2月15日

1992年2月3日

辛未

1932年2月6日

1933年1月25日

1992年2月4日

1993年1月22日

壬申

1933年1月26日

1934年2月13日

1993年1月23日

1994年2月9日

癸酉

1934年2月14日

1935年2月3日

1994年2月10日

1995年1月30日

甲戌

1935年2月4日

1936年1月23日

1995年1月31日

1996年2月18日

乙亥

1936年1月24日

1937年2月10日

1996年2月19日

1997年2月6日

丙子

1937年2月11日

1938年1月30日

1997年2月7日

1998年1月27日

丁丑

1938年1月31日

1939年2月18日

1998年1月28日

1999年2月15日

戊寅

1939年2月19日

1940年2月7日

1999年2月16日

2000年2月4日

己卯

1940年2月8日

1941年1月26日

2000年2月5日

2001年1月23日

庚辰

1941年1月27日

1942年2月14日

2001年1月24日

2002年2月11日

辛巳

1942年2月15日

1943年2月4日

2002年2月12日

2003年1月31日

壬午

1943年2月5日

1944年1月24日

2003年2月1日

2004年1月21日

癸未

1944年1月25日

1945年2月12日

2004年1月22日

2005年2月7日

甲申

1945年2月13日

1946年2月1日

2005年2月8日

2006年1月28日

乙酉

1946年2月2日

1947年1月21日

2006年1月29日

2007年2月17日

丙戌

1947年1月22日

1948年2月9日

2007年2月18日

2008年2月6日

丁亥

1948年2月10日

1949年1月28日

2008年2月7日

2009年1月25日

戊子

1949年1月29日

2005年2月16日

2009年1月26日

2010年2月13日

己丑

1950年2月17日

1951年2月5日

2010年2月14日

2011年2月2日

庚寅

1951年2月6日

1952年1月26日

2011年2月3日

2012年1月22日

辛卯

1952年1月27日

1953年2月13日

2012年1月23日

2013年2月9日

壬辰

1953年2月14日

1954年2月2日

2013年2月10日

2014年1月30日

癸巳

1954年2月3日

1955年1月23日

2014年1月31日

2015年2月18日

甲午

1955年1月24日

1956年2月11日

2015年2月19日

2016年2月7日

乙未

1956年2月12日

1957年1月30日

2016年2月8日

2017年1月27日

丙申

1957年1月31日

1958年2月17日

2017年1月28日

2018年2月15日

丁酉

1958年2月18日

1959年2月7日

2018年2月16日

2019年2月4日

戊戌

1959年2月8日

1960年1月27日

2019年2月5日

2020年1月24日

己亥

其它

专家分析

《易经杂说》中说:“五行和天干配合,包涵了这许多,再下来配合地支,便又不同了。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有人写作“地枝”,表示干的分叉,其实就是“支”,支持的支。地球本身的作用,亦就是太阳系中,月亮和地球发生的作用,节气的关系作用,后面再详述。

关于地支这一套东西,如果只研究《周易》的学术思想和大的原理原则,则不必要研究五行和干支。如果要了解中国几千年来,《易经》八卦用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关系,就必须先了解五行干支了。有一位学科学的教授,从国外写信来问一些问题,因为国外出了一本书,认为地球南极有一个洞,洞中有另外一个世界,并且有人类,飞碟也是从地球中心发出来的等等,这和《易经》有一定的关联。我回信告诉他,这并算不稀奇,中国古代人早就认识到地球是活动的,至于地球中心有没有人类,暂时并无定论。关于地球的中间南北极是相通的问题,道家在几千年前就说了,而且还说地球里各地都是相通的,这些话都是有书为证的,不过我们大家没有去注意它罢了。也有一说黄帝的陵墓后面有一个洞,可以通到南京。这些道家的说法,都可在《道藏》中找到。

上面这个故事,是要说明五行干支的思想,和原始的天文、地球物理有绝对的关系。

我们知道天干有十个,就是五行的两极之道,亦即是五行的阴阳变化。而支六位数,是阴阳之道产生变化而成十二位。至于这些名称的由来,与《周易》没有多大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外一种学说的系统,这在前面也曾经提到过。至于天干每一个字的定义,有很多种解释。究竟那一种解释完全正确,很难下个定论:如子是万物发生的现象。丑是枢纽的意思等等,各有各的解释,暂时不去讨论它。另外以中国文化发展史,站在军事哲学的观点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等十天干,也有些人解释为古代十种武器的代表,如“甲”是一根木杆上装一种利器、“乙”是一把刀等等,莫衷一是,究竟那一种说法对,没有定论。

甲骨文分析

从干支的甲骨文字形上分析,十二地支源于十天干衍生。

癸孕甲,称子

己孕庚,称丑

乙孕丁,称寅

乙孕丙,称卯

己孕辛,称辰

丁孕己,称巳

丁孕戊,称午

戊孕庚,称未

辛孕癸,称申

辛孕壬,称酉

戊孕辛,称戌

癸孕乙,称亥

奥秘

这同样是个千古之谜,也是玄学之迷,揭开这个谜,就是揭开玄学之谜的开端,就可以探寻到古玄学的真谛,还古玄学――预测学本来的真面目,同时,还可以破除封建迷信。十二地支决不是古人凭空创造的,传说有黄帝创造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在《山海经》、《淮南子》、《尚书》、《吕氏春秋》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据传,十二属相和十二地支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有句俗语说:“西南的猴子,西方的鸡;东北的老虎,西北的猪。”略有地支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方位中,申为猴、位居西南;酉为鸡,位在西方;寅为虎,位在东北;亥为猪,居于西北,由此可知,地支的来历是有一定自然科学规律依据的。

现代天文学及考古学支持的说法是:岁星也叫“岁”,就是木星。古人把天体中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分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十二次,岁星由西向东(逆时针)运行,每年行经一次,十二年(11年10月)绕天一周。当其运行到某一“次”,就称某某年、如在寿星,这一年就叫寿星年。但因为木星的运行周期并非是准确的12年,它在黄道中的运行位置也会发生不同的偏移与变化,后世就形成了新的太岁纪年法——由于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由东向西(顺时针)配以十地支的“十二辰”顺序恰好相反,岁星纪年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人们假设了一个与十二辰同步的“太岁”,并给起了摄提格、执徐、大荒落等十二个名称来纪年,这种纪年方法称太岁纪年法。这是地支的考古起源说 。

应用

阴阳区分

1 、寅、辰、巳、申、戌、亥为阳,丑、卯、午、未、酉、子为阴。

2 、寅、卯、辰、巳、午、未为阳,申、酉、戌、亥、子、丑为阴。此以四季分阴阳,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辰为阳中阳,戌为阴中阳,丑为阴中阴,未为阳中阴。

十二支与五行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午巳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湿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土者其中藏水。

四时方位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

辰戌丑未四季土。

少阳见于寅,壮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属木,司春,为东方。

太阳见于巳,壮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属火,司夏,为南方。

少阴见于申,壮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属金,司秋,为西方。

太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属水,司冬,为北方。

十二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

三月建辰,四月建巳,

五月建午,六月建未,

七月建申,八月建酉,

九月建戌,十月建亥,

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传统的月建以干支历月份为准,只因斗建在一年的循环上与地球环绕太阳活动的回归年时间一致。干支历采用以节气为纲的做法,即寅月以立春至惊蛰,余类推。十二时辰

23-01 点为子时,01-03 点为丑时,

03-05 点为寅时,05-07 点为卯时,

07-09 点为辰时,09-11 点为巳时,

11-13 点为午时,13-15 点为未时,

15-17 点为申时,17-19 点为酉时,

19-21 点为戌时,21-23 点为亥时。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配人身

子为耳,丑为胞肚,

寅为手,卯为指,

辰为肩、胸,巳为面、咽齿,

午为眼,未为脊梁,

申为经络,酉为精气,

戌为命门、腿足,亥为头。

地支配脏腑

寅为胆,卯为肝,

午为心,巳为小肠,

辰戌为胃,丑未为脾,

申为大肠,酉为肺,

子为肾、心包,亥为膀胱、三焦。

作用

化合

地支六合: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相合者,有合作、结合、和好之意,人出生的年月日时 —四柱的地支中,见上面一组或两组者,即为相合。相合,分生合与克合,生合有:寅亥合,亥水生寅木;辰酉合,辰土生酉金;午未合,午火生未土。克合有,子丑合,丑土克子水;卯戌合,卯木克戌土;巳申合,巳火克申金。此为合之正克。亦有合之反克之理存焉,如子水旺而丑弱,为子水克丑土;戌土旺而卯弱,为土克木;申金旺而巳弱,为金克火。

合化的程度,看化神的旺衰,化神越旺,则合化程度越大;化神越衰,则合化程度越小。

命局喜合而有合者,主吉庆,人际关系好,好事不找自来,想不要都不行。命局忌合而有合者,主凶灾,人际关系不好,坏事不找自来,想推也推不掉。

在这六合中,每一对组合也都有自己的特征。

子丑合称为逆合、泥合或凑合。因为丑土本身会克制子水,在合中有牵制克制的含义。就好像一对夫妻相互之间没什么很深的感情,在凑合着过日子一样。在实际应用中,代表着所映射的事情处于一种好坏参半,先好后坏的状态,也代表着做事情的人并非真正心甘情愿的在做事。

寅亥合虽然是生合,但是寅木参天破亥水,因此它们这对组合,在实际应用中也代表事情不是那么地圆满,好中稍有不足。

卯戌合被称为淫合,自焚之合。表面上,卯木克戌土,实际上,戌土干燥且为火库。卯木合之那是有进无出,被彻底烧个精光。卯木在这对组合中,性子太冲,没有主见和定力。在实际应用中,就代表着事情虽然进展很快(合象),但是却是很没有理智的。特别在男女关系上,它代表着“为君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一种没有理智的恋爱关系。

辰酉合又叫暗合。代表着事情是在私下里进行的,没有公开。例如很多明星的地下恋,就是辰酉合的一种具体现象。

巳申合就好像一对夫妻,相互之间经常吵架,但是分开又非常想念对方,没了对方活不下去一样。因此它叫做刑合。

午未合叫做天作之合。午火生未土,气势纯粹。它代表公开,光明正大,实心实意毫不遮掩。

·地支三合局

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三合局是生、旺、墓三者成局。水长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故申子辰合水局。木长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故亥卯未合木局。火长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故寅午戌合火局。金长生于巳,旺于酉,墓于丑,故巳酉丑合金局。

生旺半合局:申子半合水局,亥卯半合木局,寅午半合火局,巳酉半合金局。生旺半合局,其力次于三合局。

墓旺半合局:子辰半合水局,卯未半合木局,午戌半合火局,酉丑半合金局。墓旺半合局,其力小于生旺半合局。

生墓半合局:亥未拱木局,申辰拱水局,巳丑拱金局,寅戌拱火局。生墓半合局,其力最小。

三合局化财为财旺,财为喜用者,则利商海运营,财多利厚,多得人和之利,多得妻利,女人之利,富贵悠悠。财为忌仇者,多被财物所困累,多被妻和女人所累,灾咎,也多因财、女人所致,一生奔波劳碌。

三合局化官为官旺,官为喜用者,则利仕途扬鞭,多得人和之利,多得他人提携,官运亨通。若官为忌仇者,有官有权者,多被名权所困所累;平民百姓者,一生多官非口舌,胆小懦弱,病伤不断。

三合局化印为印旺,印为喜用者,多主文贵,多利文教、士途;为忌仇者,靠山多而无靠山,难以自立成事。

相冲

地支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

地支相冲,是方位对冲,子水在正北,午火在正南,丑寅居东北,未申居西南,卯居正东,酉居正西,辰巳居东南,戌亥居西北。都是处在相对的位置上,所以是对冲。相冲为互相撞击,冲击,亦有相克之意。四柱逢冲,或四柱逢岁运之冲,有吉有凶,冲去忌神、仇神为吉,冲去喜神、用神为凶。从事物的现象看,好事、吉庆之事喜合,坏事、忧烦、凶咎之事宜冲。

六冲,乃五行之相冲相克,除了方位相冲,其支中藏干亦有冲克之义。子午冲,子中癸水克午中丁火,午中巳土克子中癸水。丑未冲,丑中辛金、癸水克未中之乙木、丁火,未中巳土、丁火亦克丑中的癸水、辛金。寅申冲,寅中之丙火克申中之庚金,申中之壬水亦克寅中之丙火。卯酉冲,酉中之辛金克卯中的乙木。巳亥冲,巳中的戊土克亥中的壬水,亥中的甲木、壬水亦克巳中的戊土、丙火。辰戌冲,辰中的癸水克戌中之丁火,戌中的辛金克辰中乙木。

支中藏干冲克谁胜谁败,要看冲克双方五行的旺衰强弱而定,力量强大者胜,力量弱小者败。败者亦称受损受伤。凡四柱干支(包括支中藏干)五行受损伤者,具代表命主本人自然属性(如身体等)中有某方面虚弱或伤病。社会属性之吉凶,主要看喜用神之受损受益,忌仇神受损受益而定之。

相冲有距离之分,紧贴相冲,如年与月、月与日、日与时距离最近,其冲力亦越大;隔柱相冲,如年与日、月与时,距离次近,其力次大;遥冲如年与时,距离最远,冲力亦越小。距离近,冲力大应吉应凶亦大;距离远,冲力小,应吉应凶亦小。

命中逢冲多主动,包括变动(职业、居所)与走动。女命逢冲易损胎。

相刑

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为恃势之刑。

未刑丑、丑刑戌、戌刑未,为无恩之刑。

子刑卯、卯刑子,为无礼之刑。

辰午酉亥自刑。

刑亦主动,是刑动,其动幅一般小与冲。自然属性的灾病,主要看被刑伤之五行。社会属性之吉凶,则主要看喜用与忌仇神之损益。古有刑主伤病、官非之说,有一定道理,很多四柱逢刑之人一生多伤病官非。但又不尽然,有一部分人,一生少伤病或无伤病,亦无官非。所以,凡看生克制化,刑冲合害,都要一分为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相刑亦有吉有凶。

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相害也是相克,相害之吉凶,一看受损受伤之五行,二看喜忌神之损益。

参考资料

地支·词典网